1 / 4
文档名称:

三阴乳腺癌对侧预防性腺体切除手术的临床意义.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阴乳腺癌对侧预防性腺体切除手术的临床意义.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1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阴乳腺癌对侧预防性腺体切除手术的临床意义.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阴乳腺癌对侧预防性腺体切除手术的临床意义
梁祎诺1 陈静1 张晨芳2 徐伟熙1
(1 东莞市虎门医院普外科广东东莞 523901)
(2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普外科广东广州 51001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三阴乳腺癌对侧预防性腺体切除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及广州陆军总医院2007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13例三阴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乳腺改良根治术,术后行六周期的标准辅助化疗。结果:8例在辅助化疗结束后2~3年发生对侧乳腺癌,是否为转移还是再发无法界定,术后病理报告仍为ER(-)、PR(-)、Her2(-),并再次入院行对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原方案化疗。结论:对三阴乳腺癌患者建议同期接受预防性对侧腺体切除,术后Ⅰ期或Ⅱ期乳房再造,以减少患者可能存在的两次手术风险及化疗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预防性腺体切除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148-01
三阴乳腺癌是2004年Nielesen等提出了的概念,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临床,并根据细胞形态和细胞表面受体情况分出的一个乳腺癌亚型[1]。三阴乳腺癌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neu均无表达的乳腺癌,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临床病理类型。该型乳腺癌组织学分级高,侵袭性强,短期内易复发,易发生内脏转移,预后较其它亚型的乳腺癌差为主要特征,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外文献报道,三阴乳腺癌约占总乳腺癌10%~15%,多见于年轻患者,诊断时肿块较大、局部淋巴结阳性者较多,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较多[2]。如何提高这种病人的治疗效果成为近年来肿瘤专业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旨在探讨三阴乳腺癌行对侧乳腺腺体预防性切除手术的可行性,规避对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减少患者可能存在的两次手术风险及痛苦,现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及广州陆军总医院2007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13例三阴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8~52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肿瘤发生在左侧乳房5例,右侧乳房8例,肿瘤最大为5cm×7cm,最小为2cm×3cm,部分病例已有腋窝淋巴结肿大融合,经病理确诊为浸润性导管癌,ER(-)、PR(-)、Her2(-),均接受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行C500E100F500×6方案化疗;完成化疗2~3年后有8例患者发现对侧乳房肿块,经病理确诊亦为浸润性导管癌,ER(-)、PR(-)、Her2(-),并再次接受该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接受C500E100F500×6方案化疗。
2 典型病例
患者段某,42岁,因发现左乳无痛性肿块一周,于2007年10月收住我院,体检可见左乳2点距乳晕2cm处扪及一肿块,约3cm×4cm大小、质中、界欠清、活动度一般,挤压同侧乳头见单孔性血性溢液,腋窝淋巴结未及肿大。在我科行肿块切除活检,病理为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WHO分级Ⅲ级),予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免疫组化ER、PR为(-),未见腋窝淋巴结转移;并常规予CEF辅助化疗:环磷酰***500mg/m2、表阿霉素100 mg/m2、***尿嘧啶500 m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