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价值观选择.ppt

格式:ppt   大小:473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价值观选择.ppt

上传人:cjc201601 2017/12/19 文件大小:4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价值观选择.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价值观的选择和大学生的成才
By:心理系
侯悠扬李燕洁王昳洁夏轻陈雨露叶翔
当前,历史性的社会转型引发了人们思想深处的变革——价值观的变化,成为社会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优秀群体,具有对社会变化的敏锐觉察力和思想意识的先行性,使其价值观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与代表性,并对全社会的价值观产生影响。价值观是指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人们对事物及行为的意义、效用的评定标准,是推动并指引人们决策和采取行动的核心因素。
价值观的主要特征
1、价值观的正负极向。 作为评定标准,价值观有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之分,任何类型价值观的正负极都表现出积极与消极两种性质。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健康向上的特征,消极的价值观则会对个人与社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及影响。
。 价值观对人的言行具有动机和导向的作用。价值观反映了人们的主观认知世界和需求状况,如需要、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等。人们的许多行为是受价值观所支配的,价值观使人们的行为朝向于有意义的事物,推动人们去达到目标,实现价值;因此,树立正向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行为指导具有积极作用。
3、价值观的社会依从性 价值观是环境与教育长期影响的结果,具有社会依从性。从其形成上来看,是可变性与稳定性的统一。价值观一经形成后便会相对稳定。当环境变化不大时,人的价值观多表现为一种量的变化;但是,当环境产生巨大变迁时,往往会引发一些人的价值观发生质的变化或主导价值观的转移。
4、价值观的多样性。 每个人的环境不同、人生阅历不同,价值观也各有差异。有人崇尚科学,有人重视经济效益,有人追求管理地位。主导价值观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言行举止的分化。不同群体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不同也会影响到群体的主导价值观,如艺术家群体多以审美型价值观为主,社会活动家以社会型价值观为主,自然科学研究者以科学型价值观为主。
价值观的基本类型
价值观并非单一结构,它是一个多元结构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含了许多成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有各种成份,只是相对强弱不同、主导价值观不同。德国哲学家斯普朗格(,1928)在其《人的类型》一书中提出了六种价值类型:科学型、实用型、社会型、政治型、信仰型、审美型。
1、社会型:注重关系与友爱,为人处事公平正义;关心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可信;喜欢民主有效的集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科学型:重知识,爱科学;看重能力,勤于思考,追求真才实学;讲原则,不拘人情;重理轻利,理性化。 3、实用型:看重事物的功利价值,追求实用性,讲究经济效益,追求财富积累;以是否有利于个体或集团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作为评价事物价值的标准。
4、信仰型:追求理想与信仰;喜欢探索人生的意义与宇宙的奥秘;注重精神生活与道德修养;凡事随缘,顺其自然;相信宗教与自然的力量; 5、审美型:追求艺术美感,做事尽善尽美;讲究生活、学****工作丰富多采、和谐完美;以美感、对称、和谐的观点评价与体验事物。 6、政治型:关心国家与民族发展,以振兴中华为已任;追求自尊与自强,责任感强;重视领导管理能力的培养,希望显示自己的能力与影响;关心伟人生平;勇敢顽强,喜欢奋斗与竞争。
不同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
等级排列
1
2
3
4
5
6
1984年
政治型
审美型
科学型
实用型
社会型
信仰型
1989年
政治型
审美型
科学型
实用型
社会型
信仰型
1992年
实用型
社会型
政治型
科学型
审美型
信仰型
1997年
社会型
科学型
实用型
信仰型
审美型
政治型
2005年
社会型
实用型
信仰型
审美型
科学型
政治型
不同时期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的变化趋势
年代
1984年
1989年
1992年
1997年
政治型
1
1
3
6
实用型
4
4
1
3
社会型
5
5
2
1
我们的调查
2005年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统计表
时间:2005年12月
地点:网络
方式:通过QQ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北大学生,约占10%;
除北大外的北京高校学生,约占35%;
上海高校学生,约10%;
广东高校学生,约15%;
重庆高校学生,约10%;
四川高校学生,约20%。
调查过程:这次调查主要通过几位调查者的QQ进行。调查者向每位已经确定是大学生的QQ好友(其中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发出简单制作的调查表让他们做出排序,最后回复。
最后我们一共收210份结果,其中203份有效(另外7份给出的排名有并列或排名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