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计划投资470亿元郑州交通舒筋通脉
5年内,郑州主城区将规划建设33座新立交——其中包括规划建设以下穿隧道为主的简易立交28座和新建成5座高架路;市区两条主要干线将建两条地下长隧道;规划建设快速公共交通线路3条;建设16处行人过街通道;近期开工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
昨日,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局长王鹏受市政府委托,向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作关于《郑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缓解和预防省会郑州交通拥堵的蓝图绘出。该规划是2008~2012年的近期规划,建设项目投资总估算约470亿元。
此次郑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将道路交通分为中心城区的道路系统建设和对外交通系统建设。对外交通系统方面,近期将修建四环路、郑少高速、郑石高速连接线,新建京广南路,放射道路系统和都市区交通主干线等工程。中心城区的道路系统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
另外,《规划》还对步行交通、停车场建设等作出了规划。
郑州交通内外交困交通规划奋力突围
用“内外交困”来说郑州目前的交通可能有点夸张,但相信每个郑州人近年来都感到了交通的危机。
从外部来说,郑州交通面临挑战。铁道部将在全国建设四大铁路枢纽(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同时发展六大客运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铁道部《全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了以武汉为中心、布局建设13个项目,估算总投资为2100亿元,郑州的铁路枢纽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从内部来说,郑州市路网结构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路网密度偏低。二是路网结构不合理,市区道路多为双向两车道,主城区缺乏大容量的快速通道。同时,受铁路交织的影响,市区贯通道路较少,中心城区很多支路和街坊路路面较窄,通行能力不足。三是北四环(原大河路)尚未修建、西四环北段道路较窄,环路及放射道路尚未形成系统,对外疏散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四是市区主要道路通行能力不足。金水路、陇海路等道路通行能力严重饱和,目前的铁路立交涵洞偏窄,通行能力较低。大学路、陇海路、铭功路等通行能力不能够满足目前的交通需求。
而郑州市的机动车辆增长势头一直很猛。2006年,郑州市区机动车净增5万余辆,。从2001年~2006年,道路建设的增长速度为5%~6%,而机动车的增长速度为10%~20%。规划的公交场站用地难以落实,大量公交车利用路边以及立交桥下停放,影响道路交通。
有关专家指出,郑州作为河南省会、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只有构筑铁路、公路、航空与城市交通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才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郑州市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
快速路网建成后,30分钟可出城
此次综合交通规划基本思路就是在主城区布局“一环两横一纵”快速路系统。一环为三环环城快速路,两横为金水路—建设路、陇海路,一纵为沙口路—京广路。
“一环两横一纵”建设实现后,市区快速路与外围高速公路有效衔接,可实现30分钟市区交通圈的规划目标,即主城区内15分钟上快速路,快速路15分钟上高速。
主城区内共规划道路立交53座(包括现状立交20座),规划互通式立交5座,集中在三环快速路上,规划简易立交28座,集中在主城区交通主干道上,考虑到对城市的景观影响,28座简易立交以下穿隧道为主。
三环路快速路立交多全线实现不见信号灯
中心城区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