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实验教学大纲.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实验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wawa 2023/11/28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实验教学大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实验教学大纲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实验教学大纲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动植物检验检疫学》试验教学大纲
1.试验课程号:20710BO SY
2.课程属性:必修
3.试验属性:非独立设课
4.学时学分:总学时54、总学分3、试验学时18
5.试验应开学期:与理论课同时或稍后开设
6.先修课程: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试验技术;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食品分析技术;食品现代分析与检测。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通过进行各项检验检疫诊断操作,详细视察不同标本,分析试验结果,完成试验作业各环节,使学生巩固《动植物检验检疫学》课程所学的理论学问。
2.指导学生娴熟驾驭检疫诊断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最基本操作技能。培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3.培育学生树立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试验习惯。
二、试验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1.了解动物检疫性重要疫病的病源特性,临床症状与病理改变特征、驾驭其诊断与检疫操作技术。驾驭重要植物检疫性害虫的基本特征,驾驭主要植物检疫性病源微生物的鉴定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在植物果实上的症状特点和检验方法。
2.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明确试验目的、原理、内容及操作中留意事项,以保证明验的进度和效果。正确进行试验操作,得出牢靠的结果,写出详尽、规范、完整的试验报告。
试验考核方式及方法
1.试验指导老师依据试验状况给出试验成果,包括:出勤、预习提问、完成状况、试验效果、打扫卫生状况、试验报告等。
2.试验成果按20-30%比例记入课程成果。
3.缺做试验两次或缺交试验报告三次者,试验成果已不及格论处,试验成果不及格者, 不得参与理论课考试。
试验项目一览表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试验项目一览表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试验类型 试验要求 适应专业 学时
1 布氏杆菌的试验室诊断(凝集反应) 验证性 必作 食品质量与平安 3
2 炭疽的试验室诊断(沉淀反应) 验证性 必作 食品质量与平安 3
3 鸡新城疫的诊断及抗体水平检测 综合性 必作 食品质量与平安 4
4 真菌一般形态视察和临时玻片的制备试验 综合性 必作 食品质量与平安 4
5 检疫性植物害虫的形态视察 验证性 选作 食品质量与平安 4
6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分别与初步鉴定 综合性 选作 食品质量与平安 4
———————————————————————————————————
试验项目的详细内容:
试验一 布氏杆菌的试验室诊断试验
1.目的和要求
熟识布氏杆菌的特点及其试验室诊断方法。用活布氏杆菌进行试验时,应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规则。
2.试验内容和原理
.布氏杆菌的形态和染色特性
取簇新的布氏杆菌病料制成涂片,用鉴别染色法进行着染,如标本中含有布氏杆菌时,菌体可被染成红色,而其他细菌则被染成绿色或蓝色,便于区分。
.平板凝集反应和乳汁环状反应
取待检血清与平板凝集抗原以及待检乳汁与乳汁环状反应抗原(蓝色或红色)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并作比照,视察凝集反应的凝集片大小以及乳汁环状反应颜色的改变来进行诊断。
3.需用的仪器和试剂等
显微镜、培育箱、水浴锅、移液枪、载波片、指形管、吸管等
布氏杆菌平板凝集抗原、环状乳汁反应抗原、布氏杆菌血清、布氏杆菌乳汁、改良萋—尼氏法染色液
4.试验步骤
样品涂片——干燥——固定——改良萋—尼氏法染色——干燥——镜检
待检血清分别置玻片上——加布氏杆菌平板凝集抗原——室温下混合——30℃作用3-5min——记录反应结果。另设阳性比照和阴性比照。
待检乳汁1ml分别置反应管中————充分混合——置37℃水浴1h——马上判定结果。另设阳性比照和阴性比照。
5.教学方式
打算好试验器材,先介绍试验方法并演示,然后每个学生单独操作、视察、记录报告结果。
6.考核要求
视察试验步骤和方法的驾驭程度,评阅试验报告,综合评分。
7.试验报告要求
试验报告包括题目、目的要求和原理、操作步骤、留意事项、试验结果和探讨。
试验二 炭疽杆菌的检出和鉴定试验
1.目的和要求
驾驭炭疽病组织涂片诊断的要点,学会诊断炭疽病的试验方法。用活炭疽杆菌进行试验时,应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规则。
2.试验内容和原理
.炭疽杆菌的涂片标本视察
炭疽杆菌在组织中表现为单个砖头状或2-5个短链的竹节状杆菌,用美蓝染色可以视察。
.串珠试验
炭疽杆菌遇有微量青霉素存在时,可生长成L型,菌体成串珠状,而类炭疽杆菌由于对青霉素不敏感,则不具有此特性。因此可鉴定诊断。
.Ascoli氏沉淀反应试验
将炭疽杆菌可疑检样制备成抗原,与已知高效价炭疽沉淀血清反应,依据其沉淀环的有无可进行鉴定。
3.需用的仪器和试剂等
显微镜、培育箱、水浴锅、移液枪、载波片、指形管、吸管等
高效价炭疽沉淀血清、炭疽杆菌病理组织、青霉素、美蓝染色液、革兰氏染色液等
4.试验步骤
病理组织——涂片——美蓝染色液染色——镜检——绘图
取2ml37℃孵育3-18h的待检菌肉汤培育液——-——混合匀称——37℃孵育90-120min——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绘图
制备抗原——加入到含有高效价炭疽沉淀血清沉淀管中——37℃放置15-30min——视察结果。另设阳性比照和阴性比照。
5.教学方式
打算好试验器材,先介绍试验方法并演示,然后每个学生单独操作、视察、记录报告结果。
6.考核要求
视察试验步骤和方法的驾驭程度,评阅试验报告,综合评分。
7.试验报告要求
试验报告包括题目、目的要求和原理、操作步骤、留意事项、试验结果和探讨。
试验三 鸡新城疫的诊断及抗体水平检测试验
1.目的和要求
驾驭病毒血球凝集和血球凝集抑制试验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2.试验内容和原理
鸡新城疫血球凝集和血球凝集抑制试验
有些病毒能凝集某种动物的红血球,其凝集性可为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所抑制。依据病毒的血球凝集和血球凝集抑制反应,可用已知病毒来检查被检血清中的相应抗体,也可用已知血清来检定未知病毒。
3.需用的仪器和试剂等
玻璃仪器、病毒、已知阳性血清、被检血清、鸡血球
4.试验步骤
被检血清梯度稀释(10管)——分别加入适量鸡血球——充分混匀——室温静置15min后——每过5min视察结果,至60min时结束——记录血球凝集价
已知阳性血清、已知阴性血清梯度稀释(各10管)——分别加入病毒被检血清和鸡血球——室温静置15min后——每过5min视察结果,至60min时结束——记录血清抑制价
5.教学方式
打算好试验器材并作介绍,讲解试验方法并演示,然后每个学生单独操作、视察、记录报告结果。
6.考核要求
将操作和结果记录下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7.试验报告要求
试验报告包括题目、目的要求和原理、操作步骤、留意事项、试验结果和探讨。
试验四 真菌一般形态视察和临时玻片的制备试验
1.目的和要求
通过视察,相识植物病源真菌的养分体及其变态,相识真菌的菌丝体、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产生的各类孢子。
2.试验内容和原理
病源真菌的养分体、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产生的各类孢子的制片及镜检。
真菌种类许多,其菌丝有无隔及颜色的改变,菌丝异型化结构的有无,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形态是进行分类鉴定的依据。
3.需用的仪器和试剂等
挑针、刀片、木板、酒精灯、火柴、载玻片、盖玻片、纱布、乳酚油、二甲苯、显微镜
病源真菌培育无及病理组织。
4.试验步骤
用挑针挑起培育皿内的瓜果腐霉病菌和立枯丝核病菌或镰刀菌的菌丝体,用蒸馏水或乳酚油作浮载剂,制临时玻片镜检,视察菌丝有无隔或颜色。
取小麦矮腥黑穗病小麦粒50g,用无菌水吐温20或其他表面活性剂处理后,离心沉淀收集沉淀液,制片镜检,视察冬孢子形态。
取玉米霜霉病病组织作徒手切片,挑几块切片置滴加了乳酚油的载玻片上,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使病组织透亮,盖上盖玻片、镜检,视察卵孢子形态。
5.教学方式
试验前分别接种好待检病源真菌和打算好病组织,首先让学生视察记录真菌形态和病组织特征,在按要求制备各种标本片进行镜检,记录结果,写出报告。
6.考核要求
视察学生操作,评阅试验报告,恰当评分。
7.试验报告要求
试验报告包括题目、目的要求、操作步骤、留意事项、试验结果和探讨。
试验五 检疫性植物害虫的形态视察试验
1.目的和要求
了解不同类群检疫性害虫的形态特征,危害方式,驾驭重要检疫性害虫的特点并能够进行区分。
2.试验内容和原理
视察不同类群害虫的标本
检疫性害虫主要包括昆虫、螨类和软体动物,其中昆虫中的实蝇甲虫蛾类等均为重要的类群,他们的形态特征、分布、生物学特性及危害方式各有不同。
3.需用的仪器和试剂等
昆虫、螨类和软体动物的标本及幻灯片。
4.试验步骤
鞘翅目检疫性害虫、双翅目检疫性害虫、同翅目检疫性害虫、鳞翅目检疫性害虫、检疫性植物寄生线虫视察,描述及绘图。
5.教学方式
讲解各类害虫的基本学问,指导学生视察标本及幻灯片,鉴别种类,完成作业。
6.考核要求
依据学生的视察和驾驭程度以及试验报告综合评分。
7.试验报告要求
试验报告包括题目、目的要求,代表性害虫的描述及绘图。
试验六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
1.目的和要求
熟识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的采集及琼脂扩散试验初步鉴定方法。以鸡马立克氏病为例,熟识双向琼脂扩散反应的操作技术,对沉淀反应结果纪录,阳性的推断有一个较明确的印象。
2.试验内容和原理
从鸡马立克氏病病鸡拔取羽毛根,经适当处理后作为抗原,与相应的已知的鸡马立克氏病病毒抗体在制备的琼脂板上进行双向琼脂扩散反应,如有沉淀线出现,则证明抗原为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病鸡患有鸡马立克氏病。
3.需用的仪器和试剂等
可疑马立克氏病病鸡、已知马立克氏病抗原及抗体
培育箱、水浴锅、移液枪、平皿、 琼脂粉、打孔器、注射器
4.试验步骤
.病料的处理
拔取病鸡的幼嫩羽毛,剪下羽髓丰富的毛根, 备用。
.琼脂板的制备
用含有80 g/ mol/L pH g/L琼脂溶液,置水浴中加温,使其充分溶化后,经脱脂棉滤过,倒入平皿中,厚度为3 mm~4 mm,凝固后移入冰箱中备用。
.打孔
用打孔器在琼脂平板上打7个孔,其中心孔1个,孔径为4 mm,外周6个孔,孔径为3 mm,孔与孔之间为4 mm,用注射器或移液枪吸取抗体于中心孔中,用另一个注射器或移液枪吸取抗原于1孔~6孔中,加抗原、抗体时,以加满不溢出为度,将加完样的琼脂平板加盖后,在室温静置片刻,待抗原略微扩散而液面下陷后,平放于带盖的湿盘中,置于37 ℃的温箱中,于24 h视察并记录结果。
琼脂扩散试验在分别物的待测孔和阳性抗体孔之间出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线,并且完全融合,说明分别物中含有马立克氏病毒。
5.教学方式
打算好试验器材,先介绍试验方法并演示,然后每个学生单独操作、视察、记录报告结果。
6.考核要求
视察试验步骤和方法的驾驭程度,评阅试验报告,综合评分。
7.试验报告要求
试验报告包括题目、目的要求和原理、操作步骤、留意事项、试验结果和探讨。
六、试验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1.试验教材
本课程为新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课时少,未见有出版的合适教材,申请自编教材。
2.主要参考资料
,《畜禽检疫检验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植物医生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
,《一般植物病理学试验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
七、教改说明及其他
1.本大纲偏重于动植物微生物源疫病的检疫检验,植物虫害稍有涉及,这主要是由于学时和试验条件有限的原因,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可购置有关试验的录像及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应引入本试验教学中,以节约时间,增开试验内容,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试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
2.本试验由于受学时和现有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许多先进的试验技术未在大纲中体现,如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免疫酶标技术、聚合酶联式反应以及透视电镜视察病毒形态等目前均缺乏,有待今后逐年添置并增加相应的试验内容,以丰富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学问和技能。
课程负责人:食品科技学院 陈力力
二00八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