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鞋 鄂教版.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鞋 鄂教版.doc

上传人:wawa 2023/11/29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鞋 鄂教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一年级下语文教案-鞋 鄂教版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一年级下语文教案-鞋 鄂教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3 鞋
教材简析:
课文通过稚嫩活泼的语言展示给孩子们的,看似是鞋子一家的华蜜生活,信任孩子们会
体验到,回到家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就是华蜜,一家人聚在一起说着一天的见闻就是华蜜,
暖和的家就是我们华蜜而安静的港湾。
教学构想:
这是一首短诗,内容浅显独具匠心,图文并茂,充溢童趣,很适合反复朗读,令人回味。
这一首短诗再现了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很简单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
整体构想:
1、创设童话诗意情境,在愉悦的活动中走进学生心灵。
2、联系生活实际,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感受家的温馨,唤起沟通的欲望。
3、供应一个特性朗读的舞台。
教学目标:
1、学会“把、哥、爸、都、依、、安、享、受”8个字,会相识3个偏旁“父、宀、阝”。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亲情,体会家庭的暖和须要大家共同营造。
教学重难点:
在感受家庭暖和的情感基础上,读好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萨克斯乐曲(go home),师带有感情的讲解并描述;放学了,妈妈用慈祥的眼光看着我,牵着我的小手,向家里走去。每天傍晚,在我家的门口,就会出现几双大小不一样的鞋。一双是我的,一双是爸爸的,一双是妈妈的,我和爸爸、妈妈是一家人,每天在一起的一家人。同学们,你和谁是一家人?
2、指名说,师相机询问:你爱自己的父母吗?为什么爱他们呢?以此激发学生对家人的亲情之爱。
3、师:从每天房门口堆放的一双双鞋子,我们就能感受到家庭的暖和。每个人都须要家的照看,须要家人关怀,今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诗歌。
板书课题 13 鞋
二、学习生字、词
1、学号标出要学会的字和要会认的字,并读准字音。
2、看字卡,齐读字音,老师强调:“受”是翘舌音,“闻”是前鼻音,“享”是后鼻音,“偎”读一声。
3、再自己巩固读字音,然后同桌互读,听一听字音是否都读准了,假如没读准,要想互帮一帮。
4、老师再一次出示字卡(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开小火车检测。
5、出示词卡(画成鞋子的样式),师:谁能读对词语,就能把这双鞋摆进了鞋柜。
三、指导朗读,体会家庭的华蜜
1、把生字、词语带到课文中,好好地读一读。读了之后,谈一谈你想到了什么?
2、师:每天放学回家后,家里会发生些什么事情呢?
激励学生大胆地说,老师要从学生的回答中,相机捕获这样的话题:
(1)一家人在一起能够相互关切,相互照看的事例。得到了家人的关切照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相机指导读第三节)
(2)晚饭时,一家人围坐在桌前会有说些什么?你喜爱这样的时刻吗?(相机指导读其次节)
(3)望见门口有一双双大大小小的鞋换在一起,就觉得像一家人在一起一样想一想,当鞋子一家又重聚在一起时,它们会说些什么呢?(相机指导读第一节)
3、集体完整地读全文
4、师:情愿把这首小诗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吗?试着把它背下来,把它当作礼物念给父母听,让他们知道你很爱亲人,很爱自己的家。
学生自由念诗背诗。
5、播放音乐,给学生展示的平台,激励学生背诵,允许学生读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展示。”
四、指导书写生字。
1、抽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巩固生字认读。
2、在小组里识记要学会的字,举荐说得好的同学,代表大家在全班沟通。
3、指导视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摆法,指导书写。
(1)“把”――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哥”――上、下正中的“口”正好压在横中线上。
(3)“爸”――上下结构。相识“父”(父字头),“父”的撇捺上窄上宽相交在竖中线旁。
(4)“安”――上下结构,下窄下宽;相识新偏旁“宀”(宝盖),“女”中的横要长,超过“宀”
(5)“享”――上中下结构,上边是点横头,中间是口字,下面是子字。“子”中的横要长,超过上面的部分
(6)“受”――上中下结构,上边是爪字头、中间是秃宝盖,下面是又字。留意“冖”的位置正好压在横中线上。
4、老师示范书写“哥”字
5、学生仔细书写,写完后,同桌两人相互画小红旗来评议。
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8个,各3个
2、背诵全文
3、完成课后的《小调查》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