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口服药物的正确送服.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口服药物的正确送服.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20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口服药物的正确送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口服药物的正确送服
施伟凡(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 226200)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079-01
随着非处方药的增多,许多人有病都自行到药店购药,但药店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多欠缺,不能正确指导药物的送服;即使专业人士,有时也未必能详细交代;加之有些药品说明书对此也未加以说明,故多数人的常识是以温水服口服药物,但这并非完全科学,有时还会影响药效,贻误病情。本文仅就正确送服药物这一问题作一概述。
1、不能用热水送服的药物
虽然以温水送服药物在多数情况下市正确的,但水温不应太高,如水温达到50℃-60℃或以上,则会使下述药物在遇热后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从而影响疗效。
助消化类
这类药物均含有助消化的酶类物质,而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遇热后会凝固变性,从而丧失疗效。如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酵母片等。
含活性菌类
这类药物或保健品遇热后活性菌会被破坏,从而失去防病、治病作用。如乳酶生(含有乳酸活性杆菌)、整肠生(含有地衣芽胞杆菌)、儿童益生菌冲剂(含有嗜酸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丽珠肠乐等。
活疫苗类
这类疫苗含有减毒活菌,服用时应以凉开水送服,以免疫苗灭活,不能起到免疫机体、预防传染病的作用。如小儿麻痹症糖丸等。
维生素类
有些维生素药物不稳定,遇热后易被还原、破坏而失去药效,故不适合用热
水送服,如维生素C等。
止咳糖浆类
该类药物是将止咳消炎成分溶于糖浆或浸膏中,患者服用后,糖浆或浸膏覆盖在发炎的咽部粘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便于快速控制咳嗽、缓解症状。如用热水冲服,则降低糖浆的粘稠度,影响保护膜的形成与疗效。如急支糖浆、枇杷膏等。
清热类中成药
对发热、上火等燥热之症。祖国医学认为应采用清热之剂治疗,不宜用热水送服,用凉开水送服则可增加清热药的功效。
2、应以淡盐水送服的药物
中成药常常配伍使用,以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并常与药引配伍;而食盐也是一味中药,其味咸性寒,有清火、凉血、解毒的作用,可引药入肾,帮助一些药物的有效成分直达病变处,并能给肾阴虚、有虚火的病人清火,故这些药物服用的最好方法是以温淡盐水送服。如最常用的六味地黄丸及金锁固精丸、大补阴丸、四神丸、黑锡丹等治疗肾虚的药物。但应注意老人高血压、心脏血管病、浮肿病患者不宜用盐水送服药物。
3、推迟喝水的药物
该药物为止咳糖浆类。因该类药物的止咳作用一方面有赖于胃肠吸收,另一方面则依靠糖浆覆盖在咽部粘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直接减轻炎症的刺激。如服药后立即喝水,除上述提到的降低咽部的药物浓度外,还会稀释胃液,影响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因此应在服用止咳糖浆后过几分钟再喝少量水,以提高疗效。
4、不可取得服药液体
有些患者会以茶水、咖啡、牛奶服药;一些家长为哄孩子服药,会以果汁送服药物,这些做法都不可取。
果汁
研究人员现已确定有50种左右药物会与果汁发生反应,还可能增加毒副作用。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或使药衣提前溶化,不利于肠胃吸收;某些碱性药物更不能与果汁同时服用,酸碱中和会使药效大减,故果汁送服药物会影响人体吸收,仰制或放大药效,从而无法达到应有疗效。如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