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父亲元情绪理念对幼儿情绪调节的影响.doc.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父亲元情绪理念对幼儿情绪调节的影响.doc.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2 2015/4/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父亲元情绪理念对幼儿情绪调节的影响.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父亲元情绪理念对幼儿情绪调节的影响
【摘要】幼儿的情绪调节被认为是其社会情绪发展的中心部分,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情绪能力。幼儿的情绪社会化受到亲子间情绪互动经验的影响,而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父亲元情绪理念则是影响幼儿情绪调节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元情绪理念的内涵特征,探讨了父亲元情绪理念对幼儿情绪调节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引导父亲形成正确元情绪理念的途径。
【关键词】元情绪理念幼儿情绪调节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有着不同于母亲的关键作用,担当着重要的教育角色。有行为问题的幼儿如果缺乏父亲适当的情绪社会化,那么将会导致幼儿在同伴关系中难以维持正向的情绪互动,并无法对负性情绪进行调节。[1] 父亲可以促使孩子去应付母子纽带以外的世界,在此基础上,孩子可以发展一套复杂的相互影响的情感的沟通技巧。父亲在幼儿的社会性、情绪发展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 幼儿的情绪社会化受到亲子间情绪互动经验的影响,而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父亲元情绪理念则是影响幼儿情绪调节的重要因素。
一、父亲元情绪理念的内涵

元情绪理念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末。Mayer和Gaschke在关于情绪、情绪调节的研究中提出了元情绪的概念,元情绪是指在情绪体验中,个体不断地对自身的情绪进行监控、评价、调节和反思的过程。[3] 受元认知的影响,Gottman等人在1996年的研究中指出,元情绪是对某种情绪产生的感受和情绪。[4] 国内还有人指出,元情绪理念是个体随着社会经验的不断累积,在面对自我与他人的情绪时产生有组织的反应与感受,它在日常生活中被反复地使用,从而形成一套特定的、固定的思维模式。[5] Gottman等人则将父母对自我与幼儿的情绪反应的一组感受和观念界定为父母元情绪理念。[6] 综合已有研究,人们倾向于将父母元情绪理念看做是父母对幼儿情绪表现所产生的一组情绪、行为、态度与理念等反应模式。文章的父亲元情绪理念是指,当父亲面临幼儿的情绪行为时,父亲的元情绪理念便会被启动,透过这个诠释架构,可以了解幼儿表现此行为的目的或背后的需求,评估幼儿的情绪表现,它具有觉知以及指挥情绪运作的功能。[7][8]

台湾学者叶光辉根据Gottman等人的研究,提出可通过察觉面、接受面、沟通面、原因面、处理面、教导性等六个向度来评估父母元情绪理念,并将父母元情绪理念划分为情绪教导型、情绪不干涉型、情绪摒除型和情绪失控型四种类型。[9] 本文在考察幼儿的实际互动情形时,认为父亲在觉察性、接受性及教导性这三个维度与幼儿的情绪调节具有紧密的关系。察觉性是指父亲能否敏锐地察觉出自己与孩子的情绪反应,并且能够正确地描述这些情绪的相关经验,此外,父亲是否表现出对这些情绪的关注;接受性是指父亲依照自己与孩子情绪世界的感受、想法,能否表现出尊重自己和孩子所释放出的各种情绪,承认这些情绪在日常生活上的意义,并愿意在亲子关系中营造出一个有安全感、可预期、接纳及回应的环境;教导性是指父亲是否教导孩子如何适当地展现情绪行为,在孩子产生情绪时,和孩子讨论他的感觉并帮助孩子用语言来表达情绪感受,对孩童的负面情绪会关注、尊重,教导孩子采用正确的方式面对负面情绪并采取正确的解决策略。[10]
二、父亲元情绪理念对幼儿情绪调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