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乔布斯的批判----读《乔布斯传》心得.doc

格式:doc   大小:8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乔布斯的批判----读《乔布斯传》心得.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7/12/20 文件大小: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乔布斯的批判----读《乔布斯传》心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乔布斯的批判-《乔布斯传》读后感
蔡乔智 B09120126
正如乔布斯自己预测到的一样,这本《乔布斯传》肯定是不受他本人待见的,里边说了他太多的“坏话”,以至于某些人说他们不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把乔布斯从一个神变成了一个人,不过他们大约忘了,乔布斯本就是一个人而已。神不会造神,只有人会造神。
我熟悉的一位“乔粉”——她正憋着要买新的iPad呢——听说我打算批判乔布斯,忍不住劝阻说:人家人都死了,中国人说“人死为大”,就别批了吧?我说不行,一个人物的历史功过,不能因为他死了就只许隐恶扬善,要这样的话所有死去的人物都不能批判了,世界上也没有历史罪人了。
我的所谓“批判”,其实只是看到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在对他顶礼膜拜尽情歌颂,感到这其中有认识上的误区,打算指出来而已。
我听到的对乔布斯的颂歌,基本上是两种旋律。一种可以用奥巴马的话作为代表:乔布斯“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另一种是“中国版”的旋律:感叹中国为何出不了乔布斯,急着要想办法在中国培育出自己的乔布斯。
这两种旋律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假定——乔布斯是一个伟人、一个成功者、一个历史功臣。但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
在这里我先要声明,我对于乔布斯个人私德方面的瑕疵没有兴趣,也不打算去批判他这方面的问题。
乔布斯不懂得合作与竞争。谷歌的创始人佩奇和布林将乔布斯视作导师和楷模,谷歌CEO施密特也与乔布斯有着私人交情,曾在苹果董事会中任职,09年3月份,乔布斯被发现在帕洛阿尔托的Town and Country购物中心,与埃里克。施密特见面。但两家公司在收购、专利、人才、广告和iPhone应用等各个领域内开展了全面的竞争。乔布斯认为谷歌背弃了二者的盟约,生产在外形、技术和灵魂上均模仿iPhone的手机,简单来说,他觉得其前盟友从他口袋里偷钱。知情人士表示,在一月份发布iPad后的一次员工会议上,乔布斯称:“我们没有进入搜索业务,谷歌却进入了手机领域,毫无疑问,谷歌希望扼杀iPhone,而我们不会令其得逞。”
面对谷歌计划的逐步完善,乔布斯迫不及待地关上了自家的大门。4月29日,他写下一封罕见的长达29段的公开信,详细解释了为何苹果不支持在iPhone和iPad中应用流行的Flash格式,并禁止其开发者在其产品中使用Adobe的开发工具。同时,还变更合同,要求软件开发商使用苹果自己的软件开发技术。
所以,6月7日至11日在旧金山举行的主题为“应用程式宇宙的中心”苹果全球开发商大会显得至关重要,这显示苹果的重点是以iPhone操作系统为基础的一系列电子产品如iPod、iTouch、iPhone和iPad等。换言之,当苹果构建了以其操作系统为连通器、各式硬件为渠道的“护城河”,那么现在是到了护城河内部整合的时候,从而增强其移动互联网帝国生态系统的内部循环,并以此夯实苹果所开创的商业模式的基础。当iPad成功大规模普及,乔布斯“三位一体”——iPod、iPhone和iPad——构筑成功一个完善而封闭的生态系统,苹果公司就能够像当年的微软躺在视窗操作系统上那样高枕无忧很长,很长时间。
很多人都对乔布斯和苹果的做法提出质疑,正如Adobe公司的创始人在给乔布斯的公开信里说的那样,“我们相信开放性市场对开发者、内容商、消费者都是最有益的。网络自由选择可以带来内容的大爆炸,改变我们的工作、学习、沟通,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