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为800万访问量点赞.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为800万访问量点赞.doc

上传人:kisuamd347 2017/12/20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为800万访问量点赞.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为800万访问量点赞
在这个人人离不开手机、须臾不能断网的“全民微时代”,不仅“打字”早已取代了“写字”,甚至“十指”(键盘输入)地位也正在被“拇指”(手机输入)悄悄取代。在电脑和手机普及的今天,连硬笔“书写”的用武之地都日渐狭窄,以“笔墨纸砚”为代表的书法艺术是否会随着实用功能的弱化而失去存在的价值呢?
最近,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用一连串喜人的数字回答了这个问题――书法艺术不仅没有遇冷,反而正在升温;需要写字的机会少了,热爱书法的人却多了;琴棋“书”画这些“传统项目”不仅成为终身教育的热门课程,而且在中小学青少年中颇有拥趸。
春节期间,上海书协在自家微信公众平台上举办的一次“青少年春联微信展”,社会反响之热烈,连书协秘书长潘善助也始料未及――据统计,这次活动共吸引参展选手1166人(实际有效参赛选手为1048人),累计投票195万次,活动网页访问总量高达820余万人次!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尤存获悉这一成绩后,高兴地说:为你们创造的800万点击量点赞!
“800多万”这个数字确实大大超出了书协当初策划这个活动时的预期,本来以为访问量达到几万已经可以算成功了,然而办展消息在微信平台一经发出,应者如云,后台数据无论是访问量、投票量还是参赛人数都直线上升。潘善助感叹,虽然自己长期从事高等书法学历教育,目前仍兼任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但对书法艺术在中小学阶段、青少年人群中有如此大的
“群众基础”,还是感到有点意外,同时也非常欣慰,他认为这正是书法艺术走上复兴之路的一个重要基础。
制造“网红”令影响力最大化
把文艺与“互联网+”相结合很时髦,但并不是为时髦而时髦。“互联网+文艺”并不是“传播管道”的简单加粗,也不是“宣传阵地”的简单转移,而是结合新技术、新语境,而采用的新视角、新方法。
青少年春联微信展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书法比赛。三月初,书协在微信公众号上公布了10名创作实力小能手、10名最具潜质小能手和20名人气王称号获得者名单,奖品是由活动组委会颁发的获奖证书和高档书法折页套装各一份,获奖者还能获得相应奖金。
照理活动到此已经功德圆满,可以画上句号。
然而,上海书协启动了他们的“互联网思维”。如果活动就这样结束,那与一般的线下书法展有什么区别呢?
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就是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受众的口碑比权威的传播渠道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眼下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频繁曝出的各类“网红”,就是这种“口碑营销”的成功范例。一个个籍籍无名的路边小吃,可以被由个人掌握的“自媒体”炒作得声名远播、顾客盈门,我们的书法小能手是否也可以经过微信平台的“包装”和“助推”,出一两个小“网红”呢?
于是书协尝试着抛出橄榄枝,向获奖“小能手”们征集照片、作品、简介,以及家长寄语、书法老师推荐评语等资料,随后将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专题,对他们进行集中宣传。
当然,书协也完全明白,“网红”的诞生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决非一厢情愿的事,对春联微信展的“延伸服务”也并不只是为了炒作几个小能手,它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让小能手及其家长、老师的集中亮相,提高学校家庭社会一齐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最大程度地用好已经搭建起来的这个舞台,让活动的影响力最大化。
你的对手是整个时代
超过60%的互联网覆盖,,超过6亿的在线移动互联网使用者,平均每天超过3小时的互联网用户使用时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以及众多的互联网平台“连接一切”的普遍应用,使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生态”和“社会操作系统”,正在并且已经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方式,并且把连接、分享、交互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哲学,用无边无际的点对点的信息之网,使“互联网+”成为全社会的创新引擎。
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受到挑战,由信息“看门人”把守的、由“覆盖”和“渠道”决定传播效果的大众传播模式也由此改变,广泛的参与和分享、用户对信息的选择和接受、信息在网络环境中的多次传播,是当前文艺创作和传播生态前所未有的新的特征。
市文联党组书记、?V案敝飨?尤存从去年底上任之初就特别重视互联网、新媒体、新技术如何为文艺事业发展所用这个大课题,他提出,不关心这个问题,不但会被别人轻易超越,而且容易被时代忽略,因为
“你的对手是整个时代”。正因为如此,他对上海书协“互联网+”思维非常欣赏,并评曰:“古老的艺术,时代的交响!”
在这次青少年春联微信展上发挥了核心作用的书协微信公众平台,始建于2014年底。之前书协也有自己的网站,还有纸质的《上海书协通讯》。但是,潘善助坦言,它们所能发挥的作用,与微信平台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