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大足县十一五环保与态规划.doc

格式:doc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足县十一五环保与态规划.doc

上传人:rongyue482 2015/4/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足县十一五环保与态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足县“十一五”环保与生态规划
十一五”是大足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巩固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并转向全面创建生态县的过渡阶段,是全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更新升级的重要时期。生态环境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创新能力。未来五年的发展,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大足县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重庆渝西经济走廊的生态安全。
大足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重庆市西部远郊,介于东105°27′—106°02′,北纬29°24′至52′之间,地处成渝经济走廊,,行政区辖2个街道办事处、22个镇(乡),总人口927192人。大足县是全市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近年来,大足县充分发挥区位和生态优势,展示大足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增强县域聚合力和辐射力,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巩固发展生态建设成果,向生态县目标努力。在快速发展阶段,一方面,必须进一步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另一方面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不断呈现,生态环境质量已经成为确保大足县在“十一五”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是大足县“十一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十五”计划完成情况及生态环境现状
(一) “十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基本情况
“十五”期间,全县全面启动、重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在水污染控制、大气环境治理、工业污染综合整治、城市绿化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7月,大足生态示范区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作为重庆直辖市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其建成给全市其它兄弟区县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对带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对缓解三峡水库建设给重庆市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改善库区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1. 环境综合整治
(1) “一控双达标”工作如期完成
“十五”期间,取缔关停小电镀23家、小制革26处、小土焦窑23座,小造纸厂3家,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推广清洁能源工作在城区有序开展,对企事业单位使用的燃煤锅炉一律改烧天然气;城区噪声控制措施有效实施,建成了龙岗镇噪声达标区。
(2) 城乡能源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在城镇推广使用天然气、液化气。%;在农村实施能源生态工程,推行农村沼气和节柴改灶,全县农村沼气池12000余口,,。
(3) 全面启动次级河流综合整治
濑溪河已完成了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可研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地质灾害评估等前期工作,实施了全长6公里、,全面揭开了全县次级河流综合整治的序幕。先后积极争取国债资金
,2005年底投入使用;日处理184吨的龙岗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目前已完成初设,初设概算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复,预计2005年动工,2006年投入使用。,公厕48座,垃圾站5个,垃圾坑35个,垃圾焚烧场1个。上述工程的建设为“十一五”水环境治理的全面启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城乡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通过“十五”的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提升了大足对外开放的形象,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2. 生态保护与建设
“十五”期间,大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以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重点。根据《大足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按照“政府组织,专家指导,社会兴办”的建设方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基本原则,以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逐年加大,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态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
(1) 发展壮大生态农业。“十五”期间,全县广泛推行稻田生态模式、旱地生态模式、林果地生态模式等生态农业种植模式,无公害蔬菜生产规模壮大,建成基地2万亩。全面推广优良畜禽品种。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强化农耕地保护,对全县
24个街镇乡划定了农田保护区。大面积推广配方施肥,施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
(2) 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十五”期间,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建设、绿色通道建设、退耕还林(草)、南北山生态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