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我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的实践及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的实践及体会.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21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的实践及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的实践及体会
程美清(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新疆伊犁 835000)
【摘要】医院感染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核心内容之一。新生儿病房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科室。通过对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的实践说明,将各项感染管理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并持续改进,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保障。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危险因素预防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0-0241-02
新生儿病房大多是病情危重、体重极低、发育不全和营养不良的新生儿。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差和侵入性操作多等是其共同特点,都会增大感染的几率。我院新生儿病房自成立以来一直把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作为管理的重点,使院内感染率有所下降,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我院新生儿病房感染控制的体会作如下总结。
1 感染的高危因素

,不重视洗手卫生会使感染率增大。
,新生儿使用的奶具消毒不严格,配奶时无菌操作不严格,都会给病原体进入患儿体内提供途径。
。暖箱、光疗箱等仪器的温度和湿度都利于细菌繁殖,清洁消毒不到位时可能造成新生儿皮肤感染。而听诊器、血压袖带、呼吸气囊等设备也是病原菌的传播途径。
,如呼吸机和胃肠外营养应用、气管插管反复吸痰,改变了呼吸环境,增加了感染机会,各种留置通路的建立也增加了皮肤、黏膜损伤容易造成软组织的感染。


、湿度大,利于致病微生物的生长。新生儿纤毛发育不完善,自净能力缺乏,黏液不易排出,致病菌通过空气传播途径易聚集在患儿呼吸道引起感染。
,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新生儿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尚未成熟,尤其是表皮的屏障功能不完善。而新生儿的脐部、眼部也是感染的好发之地。
。免疫球蛋白IgA和IgM不能通过胎盘传给新生儿,新生儿易患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但体重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体重可以反映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各个系统的成熟度,随着体重的降低患院内感染的几率增高。体重<2 kg的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是体重≥4 。

新生儿血管细小、壁薄、通透性高,使用留置针输注液体时,特别是高渗性、刺激性强的液体或输注速度过快时,易引起液体外渗、局部皮肤发红或坏死,造成局部感染。
、激素临床上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或激素易导致正常菌群失调,增加细菌的耐受性,使致病菌或耐受菌株定植,造成二重感染。
2 预防感染的实践措施
,病房入口处设置缓冲间,进入病房人员要换鞋、洗手、穿隔离衣或工作服;治疗操作时一律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应定期体检,有下列情况不适合或暂停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