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风景区规划
第一部分:自然保护与自然遗产
自然保护
世界遗产与风景区
第二部分:风景文化、风景资源与风景区体系
风景文化与风景区
风景资源简况、分类
风景区体系
第三部分:风景区规划概论
风景区规划的基本类型
风景区总体规划的框架
第四部分:风景区规划研究的几个问题
风景质量评价
风景区的分区
风景区的管理
风景区游憩设施设计
自然保护与自然遗产
认识、理解作为一个体系的风景区理论系统,解决两个问题:
1、什么是风景区?如何理解风景区?
2、风景区有那些基本内容?
风景区,是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对具有一定价值的自然景观进行保护和利用的一个概念。风景区规划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具有一定价值的自然景观。因此,讲风景区规划,首先要讲自然保护。要科学、准确的理解风景区的概念,就必须把风景区及其理论体系放在世界自然保护运动的大背景下来理解。
1、1世界自然保护
古特金德:
人与自然关系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与你”,对不可预知自然力的恐惧,对安全的渴望,狩猎和自给自足农耕为主时代的共同模式;
第二阶段:“我和你”,理智适应自然环境的阶段。景观被看作资源,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利用。水稻梯田等农业景观的出现即是此一阶段的产物,风景和环境文化发展成型的主要时期;
第三阶段:“我与它”,充满征服和侵略意识的阶段。以汽车为主导,森林砍伐、矿藏过度开采和河流污染。
第四阶段:充满责任感和协作的“未来”阶段。有赖于生态科学的发展以及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保护。
作为推动自然保护运动发展的重要思想家,Aldo Leopold在《A Sand County Almanac》(《沙郡年鉴》)中提出“保护是实现人与土地之间的和谐状态”。保护就是“我们为理解和保存土地自我更新能力所作的努力”。“如果某种事物趋于维护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那么它是正确的,否则是错误的”。
狩猎区、园苑囿的自然保护功能。
我国的名山系统。
聚落风水林。
为素朴的自然保护系统模式。
到17世纪中叶,国家公园理念开始在君主制国家兴起,但发展缓慢。到了19世纪,近代的自然保护运动开始兴起,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一些浪漫主义作家对自然美的发现,并且广泛传播;二是对自然界的科学认识(伴随着19世纪的殖民主义,自然科学家同殖民者一道游历了世界,并有大量的科学发现,如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Mash首先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等);三是对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的残酷杀害的反省,并且成立了相关的组织,如1818年麻省颁布了保护鸟类的法律(
Holdgate,1999)。
:
西方对于未经驯化的自然之美的欣赏要远远落后于东方。中世纪的诗歌中,山被认为是“狼嚎”和“狂风呼啸的高地”,彼德拉克是较早意识到自然和游憩之美的重要文化人物之一。在浪漫主义诗人那里,山不再是荒凉和不祥之地,而是具有崇高之美的与上帝接近的地方。
吉尔平(William Gilpin)关于苏格兰、英格兰等地的游记引发了乡间旅游的发展。在他的《如画美景》和普赖斯的《如画的风景与崇高和美丽的风景的比较》中提出了“景观本身就值得关注”的理念。
华滋华斯诗歌。风景绘画的发展。
这个时期主要的特点是风景本身倾向于被描绘成一幅画。
在美国,一系列画家、文学家、学者和诗人的参与也促进了人们对于自然景观美感的认识。托马斯科尔的有关文章中谈到了美国景观的组成因子,包括“高山、湖泊、瀑布、树林、天空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等”。爱默生和梭罗不仅仅是重要的作家,更重要的是博物和生态方面的学者。梭罗1858年提出“国家保护区”的概念,用以保护自然和野生动物。
生态学的发展:
关于对于山的感知,有一种概括认为东西方对于山的审美感知经历了大致近似的历程:即“由夹杂着敬畏与嫌恶的宗教情感到一种美学观念:由崇高之美到如画境界,以及发展到现代的将山普遍作为游憩对象”。
在欧洲,围绕着阿尔卑斯山的游憩活动对于现代关于山的游憩对象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植物地理学家雅各布舒克泽在对阿尔卑斯山的研究中,论述了山中清新空气和环境对于人身健康的重要作用,此一认识直接促进了疗养等游憩活动的发展。
:
走在近代自然保护运动前列的是美国。1832年,美国国会批准在阿肯色州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热泉保护区,是政府为了阻止私人开发而建立的。但没有人将其宣布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1864年6月24日,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一项法案,将约塞米蒂和马里波萨巨树森林划为永久公共区域,并赠予加利福尼亚州政府进行管理,命名为州立公园(State Park),为公众游览和游憩服务。
1872年3月1日,经国会批准,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Yellow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