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孔子》.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孔子》.doc

上传人:cby201601 2017/12/21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孔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误读的《论语》正解的《孔子》
前言:《孔子》的宣传力度恐怕要创下国产电影的一个记录,从演员到出品,从剧情到道具,从开机到首映礼,每一次宣传都吸引了影迷们的眼球,吊起了国人的胃口。可是,《孔子》会不会过高的拉升了观众的期望值而导致心理落差呢?
2009年1月22日,南充两会结束的这一天正好是腊八节,与朋友小聚后,他请我看《孔子》。看完电影出来,朋友第一句话说:周润发演技真好,第二句则说:感觉也没多大意思的。电影途中——后座一位男士的嬉皮、一个孩童嚷着要吃东西的吵闹、前排一个短发男人吸烟被管理员制止,电影最后吸烟男子把自己影子投在银幕上与观众挥手……直到听了朋友的话才对这一幕幕耿耿于怀的瑕疵稍稍释怀。但是,我从头到尾都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并一次次为之动容。这部电影不仅尽量尊重了历史,而且还原了一个真正的圣人形象,编剧告诉我们孔子是要做君子,而不是圣人。
误读《论语》
孔子离世前说了一句话,他说:后人理解我和误会我都会因为这部《论语》。诚然,因为封建统治者为了达到宣传自己主张而假借圣人言,导致了不少人的误解,其中以过度强调礼仪为代表。
礼仪是我辈80后所见的《论语》版本中最为强调的,但是一味的强调礼仪却并非孔子本意,只是历代的政治家和伪儒们断章取义用以愚惑世人的工具而已。有一个我们生活中的例证——孔子曾言: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有人却独独用其前半句来教育世人,要以德报怨,这样天下才能太平。在影片中同样出现了孔子所言《论语》中广为传颂的一些言语所出现的场景,其中道理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孔子教育子路,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是因为子路前去为危机四伏的卫国效力,加上子路性情急躁,所以孔子加以这样的教诲。但同时孔子告诉子路,他并不是很赞成子路此时出仕,因为当时的卫国并非一个“善茬”。虽然子路最后死于内乱,但是他临死都记得孔子的礼教,临死正冠,正是这一幕让我先于剧中的孔子落泪了。师徒之间的情谊和世间公道,莫过于此。
影片中的孔子不仅能文善武,而且仪表堂堂官至国相,与人们从书中读出来的学究、夫子形象稍有差异,但这却是近代以来文学家和考古学家们读史读出的真正的孔子,而不是从删砍增编的《论语》中能够体现出来的。孔子担任大司寇后随鲁君赴峡谷齐鲁之盟,是彰显孔子治国才能的高潮部分。孔子不仅用善射赢得大司空五百乘兵马支持,而且用类似于八路军铁桶放鞭炮的手法镇住了齐国大军,并且兵不血刃的从齐国拿回汶上三城。这为孔子登上代国相位置做下了铺垫,也解决了历代孺人的一个心结:儒者不兵,君子不武。文采固然重要,韬略亦不可缺。
正解孔子
自元代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独有宋代赵匡胤的宰相赵普和清朝摇摇欲坠之时从一介书生到封疆大吏的曾国藩把这句话时刻落实于实处。这些政治家所谓的半部《论语》恰恰不是人们所常见的半部,不是老夫子们常常说教的礼教,而是孔子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抱负和入仕技法。读懂了这半部论语的人算是理解了孔子,而没有读懂的对书中道理就有些谬误了。
孔子因为堕三恒失利而周游列国,但这并不妨碍后人用他的这里面的理论成功治理天下。西汉文景、清朝康熙削藩成功后集权于中央,天下太平盛世空前,用的正是堕三恒的手法。只是面临的整治环境不同了,孔子面临的是诸侯割据、相互制约、内忧外患,而文景帝和康熙帝都是在华夏一统、边境稳定的局势下开展的。孔子堕三恒是为了挽救已经日趋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