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
金秋的风
送袅袅暗香而来
霜中的菊
献片片芳菲一季
吻夕阳余辉
爱溢出温柔的眼眸 
望四野安祥 
激情飞上诗句
听黄河汩汩
载无数苦难历史
观河沙沉沉
积淀多少回忆
 满目疮痍
是你旧时的容颜
儿时的艰辛
留下了不灭的烙印
关于中华儿女为国争光资料
邓世昌: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yú]人。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bǎo]璋[zhāng]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chēn]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
来看看关天培吧
关天培(1781~),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后累升至参将。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c á o]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次年,擢[zhuó]总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势,将虎门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为信炮台;在上横档[dàng]岛一线,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远),改建横档、镇远炮台,增建永安、巩固炮台,控制东西水道;在虎门底,改建大虎山炮台。另铸6000斤以上大炮40门,安置各炮台。同时抓紧训练,制定春、秋操章程。 1838年,在镇远、威远炮台间增建靖远炮台,首次安设西洋铜炮,并在横档东侧水道架设排链两道。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到粤禁烟,协助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并指挥水师多次与英舰船交火。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钦差大臣琦善至广东,一意主和,懈于防务。1841年1月7日,英方发动虎门之战,企图以武力迫使琦善屈服,出动舰船10余艘,攻占沙角、大角炮台。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汉族,字眷诚,号达朝。 祖籍徽州婺[wù]源人,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现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 ,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 ,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1905—1909年主持修建我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hù]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lǐ] 、新易、潮汕[shàn] 、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
詹天佑中国工程师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