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24例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诊治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4例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诊治体会.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22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4例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诊治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4例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诊治体会
赵文黄庆飞李春丽陈尚威刘政(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广西梧州 543000)
【摘要】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2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4例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口服美兰或者口服泛影葡***造影,结合CT检查明确诊断。死亡2例(%),痊愈22例(%),存活患者治愈时间21~75天。结论:早期诊断,通畅引流,充分营养支持是诊治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基本原则,手术治疗主要目的是使引流通畅。
【关键词】通畅引流营养支持食管癌吻合口瘘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2-0290-02
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虽然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影响食管癌术后患者吻合口愈合的因素很多,例如局部炎症、局部血运、吻合口张力、手术技术等,术后吻合口瘘仍时有发生[1],其病死率高,是食管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们结合病人实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42~84岁,。其中左侧胸内弓上吻合口瘘17例,弓下4例,右侧胸内吻合口瘘3例。临床症状:2例于术后12小时内、2例于术后48小时即表现高热,伴气促、胸痛,烦躁;17例于术后3~14天表现为突然高热、胸痛、气促,胸腔闭式引流管突然有绿色混浊液体流出,3例术后一直表现为持续低热,咳嗽。造影剂检测发现吻合口-左侧支气管瘘1例,造影剂渗出到纵隔3例。全组病例手术方式全部为
食管部分切除,胃食管胸腔内吻合术,采用一次性管状吻合器进行吻合。
诊断
术后出现发热,胸痛,气促患者,无肺部感染存在,高度怀疑为吻合口瘘。24例患者中,胸腔闭式引流管未拔除且通畅的15例患者,口服亚甲蓝稀释液,可见蓝色液体从闭式引流管引出。全部 24例吞服泛影葡***行造影检查,17例可见造影剂从吻合口处流出;其中3例造影剂渗出到纵隔,不与胸膜腔相通;1例形成吻合口-左主支气管瘘,消化道内容物从气管咳出,造影剂从瘘口进入左支气管;3例于造影时未见泛影葡***溢出,随后做CT检查,发现胸膜腔内有造影剂存在。本组病例存在液气胸20例,包裹性积液11例。
治疗
根据CT及B超所见,调整闭式引流管。原来未拔除引流管,且引流通畅15例患者,引流管保留,其中3例在对侧胸腔有积液,加放闭式引流管引流;所有24例患者中于治疗过程重新调整放置闭式引流管14例。包裹性积液的11例患者,反复在B超定位下穿刺抽液,经穿刺未积液较少者予以放置引流管。给予再次开胸探查5例,2例水肿明显,清洗胸腔后,放置2根闭式引流管后关胸,3例行再次修补和胃食管重新吻合术,其中2例瘘口位于弓下患者,拆除原来吻合口,切除水肿部分食管,重新在弓上吻合,吻合方式为1号丝线间断缝合,余下1例弓下吻合口瘘胃食管重新吻合术并同时切除有瘘口的左主支气管2cm重新吻合支气管。全部病例明确诊断后开始给予全肠道外静脉营养,每日热卡为2500kcal以上,其中20例患者发热消退后,行空肠造瘘,并给予肠道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