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加强环节质量控制 确保血液质量安全.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加强环节质量控制 确保血液质量安全.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22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加强环节质量控制 确保血液质量安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加强环节质量控制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程玲(四川宜宾市中心血站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保障血液质量是血站的根本所在,如何确保血液质量,这就要求血站应从采集环节、血液质量检验环节及储血、供血及运输环节加强质量控制,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关键词】血液质量采供血环节质量控制血液安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3-0375-02
加强对采供血环节中的质量控制是确保血液质量的关键所在。无论在血液的采集环节、血液质量检验环节还是在人员、储血、供血及运输环节,都要确保血液的质量没有任何问题。血站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才能确保血液的质量不出现任何问题。
1. 加强血液采集环节质量控制
。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筛查献血者,注意病史询问、体检及采血核对。包括执行献血者体格检查标准、献血者血液检验要求、免疫接种后献血规定、暂不能献血的情况、不能献血的情况等5个方面。

,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每月至少做一次空气细菌培养,进行采血环境监测。
,特别是肘部,严格采血部位消毒,穿刺部位消毒面积不小于10 cm×10 cm,1针穿刺成功率大于99%。
,进行消毒和高压灭菌,采血所用棉球、棉棒的消毒有效期为1周,超过1周应重新消毒再用。止血钳每周用戊二醛浸泡消毒,采血所用钳子、止血带每日用完后清洗消毒备用。采血前必
须对血袋进行质控,包括热源、无菌培养和肉眼澄明度的检查。采血袋应于采血前一天逐个挑选,查看是否有霉斑、漏液、保养液发黄等现象。
。各种采血记录包括个人献血记录卡,献血编号、采血袋的类型、采血袋的批号、局部麻醉剂批号、采血护士的姓名等应保存10年。
。血液采好后,准确留取试管标本,一人一管,分别放置,避免相互污染。并迅速将血液小辫热合封口。热合后的针头应放在一次性口杯内,不可溢出,以免扎破血袋。待满后同医疗垃圾一同毁形,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热合好的血袋应放于2 ℃~6 ℃的冰箱内存放,以保证血液质量。
2. 加强血液检验环节质量控制
血液采集后要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进行ATL、HBsAg、抗HCV、抗HIV、梅毒和血型的全项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于临床。血液的检验过程又是确保血液质量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包括了环境、仪器设备、试剂、标本采集等方面内容。
,血液的检验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卫生、安静;有足够空间和充足照明;室温恒定;各功能区划分明确、标识清楚;冰箱温度记录器准确;孵育箱和水浴箱的实际温度能满足试验要求的温度,并保持恒定;计时器计时要准确;试验用水应是高质量蒸馏水。
。检验仪器应是经法定计量部门定期校验合格并上标签,才能使用。检验仪器应处于良好的可使用状态。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检验仪器。检验结束,及时维护仪器,并填写仪器使用和维护记录。只有保证检测仪器的检测精确度才能保证较高的血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