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长江中游荆江航道碍航问题及治理对策-建筑论文
长江中游荆江航道碍航问题及治理对策
严军1 何大伟1 李泮营2 赵文龙1
(,河南郑州 450001;,河南郑州 450011)
【摘要】荆江航道是整个长江通航条件较差的河段,严重制约着长江航道的整体通航水平,必须进行整治。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荆江防洪,既要提高水深,又不能雍高水位影响防洪。本文就荆江航道比较典型的沙市河段出现的碍航问题进行剖析,阐述了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前后对下游荆江航道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荆江航道;三峡;长江;对策
基金项目:郑州市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项目(121PLJRC527)。
作者简介:严军(1971—),男,湖北武汉人,教授,主要从事河流动力学及工程泥沙研究。
0 引言
荆江航道位于长江中游,上起湖北宜昌枝城,下至湖南城陵矶,,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见图1)。由于河床性质特殊,航道变化剧烈,存在沙市太平口、马家嘴、周天、碾子弯、窑监等10余处碍航滩段。荆江河段航道蜿蜒曲折,洲滩演变剧烈,航道维护困难。1960年以来,,大大低于上下游同期航道维护水深,历来是长江航道的“瓶颈”河段。2000年以来,荆江河段实施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河道整治工程,使河道水沙等边界条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特别是三峡水库运用以来,荆江河段来沙量大幅减少,局部河道河势发生一定程度的调整,对荆江河段的水流运动特性带来较大的影响,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 荆江河段航道治理现状及碍航原因
荆江河段航道治理现状
2001以来,荆江河段先后实施了12个航道整治项目,其中2001年到2005年期间完成了3个项目,2006年到2010年期间开展了9个工程。经过10多年的航道整治建设,虽然荆江河段的沙市、瓦口子、马家嘴、周天、藕池口、碾子湾、窑监等8处重点河段的航道条件明显改善,航道能力通航提高,中游不畅的问题得以缓解。但是局部河势的变化仍较为剧烈,其中以沙市河段变化最为剧烈,将在下文重点介绍。
荆江航道碍航原因
荆江航道上荆江为微弯分汊河道,由三个右向河湾和三个左向河湾以及连接各弯道间的顺直过渡段组成。所以本河段同时具有微弯放宽和分汊的河道特征。水流经过放宽段时,流速减小,水流挟沙能力弱,因此泥沙容易在此淤积从而导致航深不足;在分汊河段由于水流弯曲的汊道口附近产生壅水,使得比降和流速都减小,因此泥沙易在汊道口落淤而形成浅区,影响通航。比较典型的河段是沙市河段,本文选取这个河段进行分析:
沙市河段上起陈家湾,下至玉和坪,全长约22 km,属顺直微弯河型。按河道特性,河段可分为两段:上段(陈家湾至筲箕子)为衔接上游宛市弯道的直线过渡段,河道内分布有太平口心滩及左右槽;下段(筲箕子至玉和坪)为三八滩微弯分汊段,心滩周期冲淤变化。
可以从水沙输移的特性和环流结构这三个个角度分析该河段碍航问题:
(1)从水沙输移的特性来看,由于顺直放宽都是一些宽窄相间的藕节状,水流为适应这些宽窄相间的分布,在汛期和枯期宽段和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