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中医药治疗治疗长期卧床病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药治疗治疗长期卧床病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23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药治疗治疗长期卧床病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药治疗治疗长期卧床病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荆慧娟王伟平(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留观病区广东广州 510120)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398-02
功能性便秘是指缺乏器质性病因,没有结构异常或代谢障碍,又除外肠易激综合征的慢性便秘。功能性便秘患者可以有粪便坚硬、排便困难、便不尽感和便次减少等表现[1]。长期卧床病人由于胃肠道功能下降如肠管分泌消化液减少、肠管张力蠕动减弱以及参与排便肌肉张力低下等原因造成习惯性便秘,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各脏器储备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容易发生并发症和后遗症。我科自2011年1月到2012年10月,对长期卧床病人的便秘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
根据罗马III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2] (患者在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下标准:①必须符合以下2点或2点以上:%的排便感到费力;%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的排便有不尽感;%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阻塞感;%的排便需以手法帮助(如以手指帮助排便、盆底支持);<3次;②不使用轻泻药时几乎无松软便;③没有足够的证据诊断肠易激综合征(IBS))选择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年龄70-98岁,男35例,女25例,上述病例均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疾病和腹部手术史。(入选患者大便常规均正常,排除器质性便秘、肠梗阻、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病、存在危及生命的疾病、孕妇等不宜或不愿意服药患者)。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不做药物处理。
治疗组:吴茱萸500g加适量粗盐,用微波炉加热至手感稍烫为宜(中火,
2~3分钟,要加少许水,防止焦糊),或者用电饭煲炒温,炒到病人能够耐受为止(温度约60~70摄氏度),装入有拉链的合适的布袋中,患者热敷肚脐和下腹部,有条件者可顺时针边热敷边按摩,每次约20~30分钟;之后用大黄加醋调敷,敷肚脐,每次4小时。两种治疗方法联合运用,一日一次或两次。
,给予必要的健康指导,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如多食蔬菜水果、粗粮,多饮开水);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不论有无大便);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按摩腹部3min(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增强其治疗信心。
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成形便,或每日大便>3次,则停止治疗,观察大便情况,若随后大便性状、次数正常则停药,若恢复干结难解则继续用药,若仍解不成形便则使用思密达(6g po tid)至大便正常为止。
2组疗程为1周,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并随访2个月。
疗效观察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便秘的疗效标准[3]。临床痊愈:大便正常,或恢复至病前水平,其他症状全部消失。显效:便秘明显改善,排便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在72h以内,其他症状大部分消失。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d,或便质干结改善,其他症状均有好转。无效:便秘及其他症状均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 。
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2 结果
表1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