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
二〇一三年一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战略意义 2
第一节发展基础 2
第二节战略意义 4
第二章总体要求 6
第一节指导思想 6
第二节基本原则 6
第三节战略定位 7
第四节发展目标 8
第三章空间布局 11
第一节优化提升开发开放主体区域 11
第二节全力打造港航物流核心圈 12
第三节积极构筑五大功能岛群 12
第四章建设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 14
第一节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宗商品国际枢纽港 14
第二节全面提升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能力 14
第三节构筑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15
第四节发展大宗商品航运服务业 16
第五章建设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 17
第一节拓宽对外开放领域 17
第二节提升对外开放层次 18
第三节创新区域合作模式 18
第六章建设现代海洋产业基地 20
第一节海洋工程装备与船舶产业 20
第二节海洋旅游产业 21
第三节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 22
第四节海洋生物产业 23
第五节现代海洋渔业 24
第七章建设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 25
第一节创新用地用海管理体制机制 25
第二节创新金融和投资体制机制 26
第三节完善财税支持政策 27
第四节鼓励民营经济发展 28
第五节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28
第六节创新行政管理和海洋管理体制 29
第八章建设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 31
第一节建设陆海联动的基础设施体系 31
第二节加强陆海污染综合防治 33
第三节加强国内区域合作 34
第九章建设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 36
第一节创新海岛保护开发模式 36
第二节科学开发海域资源 36
第三节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 37
第四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8
第五节建设生态功能网络 38
第十章建设海洋科教文化基地 39
第一节建设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 39
第二节建设海洋文化名城 40
第十一章建设文明富裕的和谐海岛 42
第一节全面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42
第二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43
第三节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44
第十二章加强规划实施组织领导 45
前言
2011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以下简称舟山群岛新区),明确提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先行先试为契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在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东部地区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按照国务院要求,为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积极探索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径,着力打造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新模式,不断创新陆海统筹协调新机制,切实推进舟山群岛新区全面开发开放和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舟山市行政管辖区域,包括1390个岛屿及其邻近海域,陆域面积1440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2—2020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30年。规划是指导舟山群岛新区改革发展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战略意义
舟山群岛新区发展基础良好、战略地位突出,加快开发开放,不断创新实践,努力打造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桥头堡,对深入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节发展基础
区位优势独特,港口条件优越。舟山群岛新区处于我国南北海运大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交汇地带,是江海联运的重要枢纽,是我洋经济圈的前沿地区,也是我国扩大开放、通联世界的战略门户。舟山群岛新区深水岸线资源丰富、建港条件十分优越,适宜开发建港的深水岸线总长280公里,船舶避风和锚地条件良好,多条国际航道穿境而过。宁波—舟山港舟山港域目前已建成各类生产性泊位317个,。依托优越的港口运输条件,目前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铁矿砂中转基地、全国最大的商用石油中转基地、全国重要的化工品和粮油中转基地、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中转基地。
海洋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舟山群岛新区岛屿众多,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海岛数量占全国的20%;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和重要的海洋生物基因库;佛教文化、海洋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我国海洋旅游重点区域
和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油气及近海风能、潮流能等资源富集,开发利用前景广阔。2011年,舟山市海洋生产总值52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海洋产业体系较为完善,海洋渔业发达,水产品加工技术先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扎实起步,是全国重要的修造船基地;港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