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滁州市琅琊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一、规划目的
    为琅琊山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加速滁州市旅游业的发展,提升琅琊山旅游功能,把滁州市打造成长三角地区魅力后花园。
    二、规划定位
    建设以优美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为特色,集生态休闲运动、度假、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高品位的大型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
    三、功能区划分
    根据琅琊山的周边环境,规划分四大功能区:
    1、西涧湖水上游览区:总面积21平方公里。
    在西涧湖周边设置水上休闲娱乐园,主要项目包括:水上运动、渔民之家、游艇码头、水族展览馆、垂钓培训中心、高档度假区等。
    在西涧湖西岸半岛上设置水上娱乐中心。水上娱乐中心内容有:赛艇、帆船、快艇游湖、水上自行车、水上健身球、水上漂流等。
    在西涧湖北侧靠近城郊乡设置渔民之家,打造具有渔家特色的小村落,含养鱼、捕鱼、垂钓、鱼产品加工等功能,让游客体验渔民生活风情。
    在周边半岛上设置度假区。
    水上活动项目建设待西涧湖退出城市水源后再开发。
    2、红花湖生态商务度假区:总面积13平方公里。
    结合红花湖和琅琊山景观特征,设置红花湖生态商务度假区。主要项目如下:国际会议中心、主题文化酒店、商务会馆、度假
别墅、高尔夫球场等。
    在红花湖的北端设置国际会议中心和主体文化酒店,在红花湖的南岸设置高尔夫球场,东岸靠山、周边半岛设置度假别墅。
    3、二郎湖康体休闲度假区:总面积30平方公里。
    项目有:休疗养康体保健中心、定向越野运动、森林漫步、露营探险、康体花园度假区等。
    利用南部山体特征,开展森林探险、自行车山地运动等,在二郎湖周边设置康体花园度假区。
    4、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总面积52平方公里。
    项目有:农家乐餐饮服务区、生态农业种植区、果树采摘区、农耕体验区、生态度假农庄、度假村等。
    结合花山乡行政服务中心设置高品位农家乐特色餐饮服务区。
    南部山区适合种植生态林果茶叶、板栗、枣子、桃子、李子等,为游客提供观赏和采摘果实活动。
    中部农田设置农耕体验区,提供种植作物休闲场所,引入“市民农庄”的概念,出租给城市居民,供其种植花草、蔬菜或家庭农艺。
    其余地区作为生态有机农业基地,为区内提供绿色蔬菜和粮食。
滁州十二景
湖州贡生尹梦璧于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在滁州任通判时,将滁州秀丽风光的最佳景致归为滁州十二景。当年,尹梦璧曾将所绘的图画,配以诗文,勒刻于石碑。碑石共有6块,长176厘米、宽50厘米。每块碑石分刻两幅诗画,镶嵌在丰乐亭院内保丰堂的内壁。可惜文革中遭到破坏,目前尚存碑刻4块,残存在丰乐亭外的林间空地上,字画尚可辨识。
古诗
原诗:“南谯幽爽地,东晋翠华临。寺隐云中路,钟传岭外音。僧庐花作供,客座鸟同吟。偏引闲司马,斋心入慧林。”原画题字:“古开化寺也。张方平藏悟经于隔世,晋琅琊王避兵其中,古迹不可胜述,相传有李阳冰篆《庶子泉铭》,今不可考。”
注:琅琊古刹,即今琅琊寺。在滁州市区西南琅琊山中。
详细介绍
琅琊古刹即今“琅琊寺”。始建于唐代大历六年(771年),滁州刺史李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