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也谈小学作文教学 孟爱文.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也谈小学作文教学 孟爱文.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24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也谈小学作文教学 孟爱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也谈小学作文教学孟爱文
孟爱文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光凭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描述,去要求学生进行思维创作,学生肯定很难下笔,因此他们怕写作文,把作文看成是苦差事。如何辅导学生,开拓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一片新天地呢?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作文教学小学语文实践
1 习作前,精心布局当好导演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不会写作文, 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不会写作文。”叶圣陶也曾经说:“语文教师教学作文,要是教师自己经常动动笔,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作文就不是难不可攀了。作文前,教师针对作文题目,精心布局。先要引导学生审清范围,启发学生回忆、搜集材料;再引导学生审清中心、重点,启发学生筛选、选择与习作要求相关的素材。上课伊始,努力当好导演,鼓励学生说,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来,学生口述完了,老师的“下水文”也就写出来了。再让学生读一读,告诉学生这就是他的文章,能消除畏难情绪。接着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写,老师在关键的地方口述词句。鼓励学生逐句尝试写,这样就会感到轻松些。并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没有固定的语言,“要认真、老实、实事求是,不瞎说, 不乱说,不糊里糊涂地说。”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思,怎么写都行。然后教师朗读自己的“下水文”让学生评议并给老师打分,这样学生对作文就有了很高的兴趣。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利用“下水文”指导写作,明显好于教科书“范文引路、例文摹仿、迁移扩展”的效果,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避免了生搬硬套、刻意模仿。
2 习作时,补偏救弊当好编辑
学生为难情绪消除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有的学生写事简单,只交代时间、
地点、人物、事情后就感到无话可写了,这时要告诉学生,认真想一想,在这件事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自己是怎么做的?然后连贯写下来,这样事情的经过就详细了,文章的中心也就明确了。一篇文章的好坏不仅是看篇幅长短,更主要的是看是否围绕中心写。文章一般分三部分写:开头,中间,结尾。开头要略写,只用一两句话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或人物事件;中间要详写,这是文章的主体, 要把事情的经过写详细,结尾要略写,只写出事情结果与感受或照应题目就可以。另外还要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评讲,加以矫正,领悟怎样“写具体”。常用的讲评方法有:①提问式。
如《我的烦恼》问: “我”为什么事烦恼?“我”为什么烦恼?这是一件什么事?你认为这个故事有代表性吗? 大家觉得值得你烦恼吗?通过记忆,学生明白应如何写具体。②比较式。出示两句话(讲的内容相同的)哪段话更吸引你?为什么?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描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简单地用描写心理的词句(如着急、生气)来表述,而要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神态、语言、动作来表达。这才使文字生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而对于作文草稿要像编辑那样,三步一回头,再三审核,必要时推翻重来。“文章不言百回改”的。
3 作文后,鼓励学生当好演员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素材的积累,没有实际的体验,只凭空想象写不出好文章的。要使学生广泛地占有材料,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活动,观察一些自然现象,扩大视野;还要结合文本学习,广泛地占有材料, 给学生搭建一个表演舞台,能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