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的护理.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的护理.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24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的护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的护理
何巧玲王惠彬
(青海省格尔木市人民医院青海格尔木 816099)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高原肺水肿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总结35例急性高原肺水肿的护理体会。结果:本组35例患者,经治疗痊愈23例,好转后转到低海拔地区8例,转省级医院治疗3例,死亡1例(患者属高龄、合并心血管疾病、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结论:高原急性肺水肿病情发展快,在积极治疗,精心护理下,可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急性高原肺水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284-02
急性高原肺水肿是由于急剧的低氧引起的一种高原特发性疾病,是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生于初次迅速进入高原或从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或高原居民在平原居住一段时间后重返高原者[1]。高原肺水肿是本区常见病,常年发病,其发病迅速,病情危重,变化快,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引起生命危险。现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35例高原急性肺水肿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都确诊为该种疾病;全部患者都存在呼吸困难、脸色苍白、胸痛、头晕等情况,部分患者还咳痰。35例患者中,男26例,女9例;年龄14~72岁,;初次进入高原24例,再次进入高原11例,发病海拔高度2700~4300m。既往有心血管疾病9例,肺部疾患6例,支气管哮喘2 例,上呼吸道感染18例,住院时间1~18d,经治疗痊愈23例,好转后转到低海拔地
区8例,转省级医院治疗3例,死亡1例(患者属高龄、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

早期病人剧烈头痛,心慌气促,面色苍白,胸闷胸痛,持续干咳,难以入睡,烦躁不安,随着病情发展,上述症状加重伴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或白色)泡沫痰,听诊可闻及一侧或双侧肺部出现干、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单侧或双侧肺部有絮状或斑片状阴影,双侧肺纹理增多。

一般护理
患者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利尿,强心镇静剂等药物。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采用半卧位或端坐位,保持病室安静,温、湿度适中,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
护士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颜面、口唇、指(趾)发绀程度以及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等,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吸氧
缺氧是高原急性肺水肿最突出表现,纠正缺氧、减少并发症是抢救肺水肿的关键。患者大量液体渗入肺泡,影响肺泡透气、换气功能,大流量氧疗并通过15%~30%酒精湿化进入肺泡后,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起到消除泡沫作用,有效缓解肺血管收缩,降低PAP,提高血氧饱和度(Sa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有神经障碍者可呼吸机正压通气给氧或高压氧仓治疗[2]。
保持气道畅通
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护理人员应多巡视病房,密切观察,及时清除口、鼻、咽部的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提高吸入氧气的利用度。对病情较重、有大量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