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培养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质.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培养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质.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24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培养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培养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质
王振奎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中捷产业高级中学 061108
新的教学形势,需要运用新的方法教学。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呢?笔者试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挖掘化学史价值,确立科学方法观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更可以给人以智慧。”新编高中化学教材采用资料、阅读等方式增加了如“金属钾的发现”、“***气的发现”、“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等有关化学史内容。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把这些内容融入课堂,可以使教学不只局限于现有知识本身的静态结果,还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揭示出反映在认识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使学生学到发展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例如,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先研究德贝莱纳的“三元素组”、迈尔的“六元素组”、纽兰兹的“八音律”,在此基础上,再研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过程。这种让学生象科学家那样从未知开始研究与学****的教学过程,可以有效地让学生从中体验科学家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坚持实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观点去认识客观事物,指导学****和处理面临的问题,从中体会正确的科学方法对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二、遵循认知规律,分段指导科学方法
新编高中化学教材是以适应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新编《化学教学大纲》为依据,吸收近年来我国中学化学教改的成功经验,按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编写而成的;从教材设置的内容及能力培养目标来看,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认真研究教材所蕴涵的能力要素,分阶段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方法。例如,“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二节内容的编写,新教材采用了事实—分析—推论—实验验证—结论的科学方法模式。即通过实验和观察,
将实验现象和数据等资料加以分析,找出一些规律性知识,并根据这些规律性的知识和物质的内在联系等进一步对一些物质的性质作出推论和预测,当这些推论和预测经过实验多次论证后,便可将其中的正确部分上升为理论。这种训练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也为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结构等知识的导出奠定了基础。再如,第六章“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的编写,由于该章内容已由“律前知识”变为“律后知识”,因而整章的编写也相应从归纳法转变为演绎法。
体现了在“元素周期律”理论指导下,由一般到个别的科学方法模式,即按氧族元素——二氧化硫——硫酸的顺序学****本章内容。
三、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丰富和活化学生的科学方法
。新教材针对化学概念抽象、难懂的特点,编写时通过增加或改变实验呈现方式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变化等过程,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碱金属》第一节“钠”的有关性质就由原先的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让学生在教师预设的实验流程和启发引导中,感悟这种可切割金属的性质。这种变“师讲生听”为“学生自主”或“师生互动”的实验探究方法,正是新教材贯彻培养的科学方法模式之一。
。对化学实验装置或实验方案加以改进、重组和优化,这是活化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