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雷火灸疗法
重庆赵氏雷火灸传統医药研究所
一、雷火灸的发展者----赵时碧
赵时碧:主任医师。女,1937年出生,重庆市人,中共党员,毕业于重庆市中医学校。
师从于全国著名中医骨伤科医师,著名武术家赵锦才医师,并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学习西医骨科两年。本人从事中西医骨科专业40余年。先后在本院任科室负责人、门诊部主任、医务科长、住院部主任等职
1992年创办重庆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任所长至今。同时开设重庆赵氏雷火灸门诊部。
一、雷火灸的发展者----赵时碧
研制发明了棒式悬灸和雷火灸并获得三项国家专利,先后在国际国内获得专业性奖项十六项。
2003年,《赵氏雷火灸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获得国家百项诊疗新技术科研项目。2006年12月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评审揭题并通过科研成果鉴定。
2008年编撰出版《中国雷火灸疗法》一书
赵时碧主任临床应用雷火灸
二、雷火灸的发展史
灸的起源
灸的发展
赵氏雷火灸的创新
(1)灸法材料发展
一是用某些刺激性中草药物;
二是专用燃烧的艾叶或使用了其它的一些药物作为燃烧的材料。
(2)灸法治疗技术发展
早在三国时期就出现了灸疗的专著《曹氏灸方》(已佚),宋代庄绰有《膏肓腧穴灸法》、闻人耆有《备急灸方》、西方子有《明堂灸经》,在明代叶广祚有《采艾编》,清代吴亦鼎《神灸经论》等历史上有影响的灸疗专著。
此外,其它的中医文献中有关灸疗的记载更是多不胜数。
在宋代还出现了专门施灸的医师。
从灸的种类来看,分为了火热灸与非火热灸。
火热灸分为悬灸与实按灸。
明代出现的“雷火神针”,“太乙神针”就属于火热灸中的实按灸。
多用于治疗风湿寒痹、闪挫肿痛疾病。
治疗方法是点燃后用九层绵纸垫着进行熨灸。
在漫长的岁月里,灸疗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三、赵氏雷火灸的创新
赵氏雷火灸(简称“雷火灸”)是一种非侵入疗法。由重庆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所长赵时碧主任医师在几十年的行医经验中创新发展出来的,是在中医火热灸的实按灸—“雷火神针灸”的基础上,改实按灸为“悬灸”疗法,根据中医辩证原理,配制不同的赵氏雷火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