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多媒体教学点亮孩子心灵的苍穹,燃起艺术的火花.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多媒体教学点亮孩子心灵的苍穹,燃起艺术的火花.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24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多媒体教学点亮孩子心灵的苍穹,燃起艺术的火花.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多媒体教学点亮孩子心灵的苍穹,燃起艺术的火花
丁炜霞山东省诸城市城北学校山东潍坊 262200
美术是一门形象思维的学科,是用图像来传导信息,要求多观察,来积累创作素材。中学生的身心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可塑性极强,内在潜力无穷无尽。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此时的学生,由于受年龄和心理双重因素的制约,在美术课中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畏惧情绪,并产生随便应付的心理,使得本来应该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学生面前变得黯淡无光。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克服这种求知过程中的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呢?
一、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参与
美术欣赏对学生颇有吸引力。进入一种新的学****模式,同学们有一种新鲜感,渴望学会评论美术,希望自己能成为有艺术修养的人。要从学生的特点入手,从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切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
雕塑《维纳斯》被誉为代表爱与美最为出色的作品,但课堂调查发现,同学们的感受和观点却不是这样。学生中80%以上不认为美,何况又是断臂;少数同学认为美,其中有的还不乏带有相信书本介绍的成分。尽管不少学生也希望马上得到老师的结论,但我觉得这种自然真切的感受很宝贵,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切入口。
我先结合课本介绍了这尊古希腊的艺术精品,同学们在观赏中似乎有了更多的理解。美不是僵化不变的东西,而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现在的不少学生把歌星、影星、球星还有卡通动画的美少女当作自己的青春偶像,当作美的标准,若干年后可能就不一定认同这个标准了。如唐代的白胖宫廷仕女,明清的纤弱、苗条仕女,又如封建社会对“三寸金莲”的赞美,现代人则认为是愚蠢可笑。审美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人感受、观点会不同。残缺是历史造成的结果,可以引出更丰富的话题,使一节普通美术欣赏课上升到以美术为基础的综合性文
化课。像《命运三女神》、巴特农神庙、古长城、圆明园遗址等是历史的一种遗憾,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客观记录,我们必须科学而明智地理解和对待、处理。
二、激起创作的兴趣
美术这门学科,是学生喜欢的科目,而且新教材内容丰富多彩,但要上好一堂课,让每一个学生都对这节课感兴趣,就要看教师如何调动学生,来激起学生的兴趣。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如果从开始就反复强调他们接受素描技能、色彩技能的训练,学生很容易产生畏惧甚至排斥心理。其实,在课堂上,讲台不再是老师神圣的领地,而应该是学生展示的舞台。如《你我他》,这一课是湖南湘版新教材中的第一课,刚和学生接触,彼此生疏,于是我问他们:学校那么大,老师那么多,你怎么才能在下次看到我时一眼就能认出我呢?学生很热烈地讨论,把我的外貌特征描述得很详细。看来我是不会被认错了。
接着,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三分钟,然后主动上台来说出班里一个同学的外貌、性格特征,让其他同学“猜猜他是谁”。每个同学都跃跃欲试,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参与率达到了100%。
其次,电教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实践上的操作中搭起了过渡的桥梁。它能以全方位、立体、动态的方式进行,全面、形象、直观地展示教育信息的内涵。这就是说,如果让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如《色彩表现》一课,目标要求学生体验不同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可用电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