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读《质量时代的教育治理转型》有感.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质量时代的教育治理转型》有感.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12/24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质量时代的教育治理转型》有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质量时代的教育治理转型》有感
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永恒话题。什么是教育质量,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质量,怎么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每个教育工都要思考的问题。虽然素质教育提了近二十年,教育改革在全国各地也搞得如火如荼,但是在这三个问题的认识上还是有些模糊,读了《人民教育》2016年第7期《质量时代的教育治理转型》系列文章后,结合我们当地的教育实际,我觉得有必要对这三个问题进行再梳理、再认识。
一、什么是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教育质量是指教育的结果或产出;广义的教育质量把教育结果、教育过程、教育投入都包括在内,实际上把影响教育结果的过程与投入要素纳入到教育质量的分析框架中。我们这里讨论的主要是狭义的教育质量,学校教育质量主要体现在它是否促进了学****结果的提高。教育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不在自身,现代教育的发展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衡量教育质量不能脱离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教育质量首先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质量,是促进所有人发展的教育质量,不是只促进部分人发展的教育质量;其次,教育质量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是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第三,教育质量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是让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并通过促进人的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教育质量。
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质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质量有很大的提升,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贡献。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教育的发展仍然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仍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要,具体表现在: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从基础教育看,应试教育大有市场,从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到教师和家长,都存在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的现象,有的甚至较为严重。
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但教育促进社会发展也是通过培养人去实现的。教育质量集中体现在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素质,体现在教育为人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教育质量最终聚焦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因此,我们需要这样的教育质量:
1、我们需要强调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知识与能力,还包括人的精神世界、心理世界,让人的本性、天性、潜能得以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人才能在一个高的境界上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我们要拒绝高分低能现象,我们要拒绝复旦投毒案的悲剧再次上演。
2、我们需要聚焦核心素养的教育质量。我们的应该教育也曾经培养了学生的一些素养,比如死记硬背的素养、题海站术的素养等,但这不是我们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素养,我们需要的是能够适应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素养。人的素养是多方面的,在基础教育中,我们要抓住学****的大好时机,培养学生人生成长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素养、核心素养,比如:强调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自我规划与管理等素养。
3、我们需要增进人的现代化的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