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比较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比较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24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比较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比较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朱景坤
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山中心卫生院 150528
摘要:目的:比较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56 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含有患者28例。观察组给予睡前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两组的治疗疗程都为3个月。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体重增加较观察组多,两组之间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加用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都不是很高,相比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减少体重增加的优势更为明显。
关键词: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下,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估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20%以上,比年龄范围在20至30岁之间的人患病率高10倍,年龄每增加10岁糖尿病的患病率就会增加68%。本研究将从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情况,比较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体重变化。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3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6例,这些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
入选标准,具体如下:(1)年龄要大于60岁;(2)均为初次使用胰岛素患者;(3)经严格饮食、运动控制及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口服药至少3个月,且每种口服药物的剂量达最大剂量的二分之一,而糖化血红蛋白(HbAlc)%。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和保持原有的口服降糖药方案不变基础上接受相应治疗。观察组予睡前22;00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对照组予睡前22::00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kg-1?d-1,依据空腹血糖测定值调整剂量,每次胰岛素的调整剂量范围为2U至6U,治疗疗程为3个月,每两周,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随访1次。
注意事项:全部受试者在治疗前均需要进行血糖测试技术及胰岛素注射技术的培训。
观察方法
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HbAlc、体重增加量、低血糖发生例数及血糖达标时的日胰岛素剂量。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
计量资料表示:x±s;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如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HbAlc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如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