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教版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说课稿
黄陵县店头镇中心小学————杨晓军
一、说教材分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
我所执教的是教材第117页的内容,主要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为了让学生对于植树问题有个整体感悟,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在本节课上呈现了在一条线段上植树的三种情况,增加了课堂新课的容量。
二、说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这部分内容放在这个学段,说明这个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主要是运用这样的教学理念:以问题情境为载体,以认知冲突为诱因,以数学活动为形式,使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全过程,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知识水平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3).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方面: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四、说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育论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在动手操作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找规律---在规律中学应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同桌合作形式探究方法,使每个学生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通过媒体的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意趣激思,以思促学,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尝试探索,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说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主题
首先我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挖掘素材,以学生灵巧的小手为载体,以谜语游戏为活动形式引入本课的学习。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其实在学生生活的周围,具有植树问题本质特征的事件很多,要想了解植树问题,必须要知道间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