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2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姜佳丽毕爱娟
莱芜市中医医院山东莱芜 271100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以后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本次研究通过收集本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以后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梗塞;治疗效果
脑梗塞又称脑梗、缺血性脑卒中,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 [1,2]。本次研究通过收集本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6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收集本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所有脑梗塞患者均经颅脑CT或磁共振证实为脑梗塞,并排除脑出血。对照组有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在46-79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岁;-82h,平均病程在(±)h;其中合并心率不齐的患者有13例,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有13例,合并糖尿病患者有7例,合并高血压患者有
10例,同时合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的患者有17例;治疗组有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在46-80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岁;-81h,平均病程在(±)h;其中合并心率不齐的患者有14例,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有1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有6例,合并高血压患者有10例,同时合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的患者有18例。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严重精神病及有精神病史等情况。对照组和治疗组病人在病况及性别、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即P>,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例如给予扩容药阿司匹林、脑代谢活化剂脑复康、钙离子拮抗剂、胞二磷胆碱活化脑细胞等为主的西药进行治疗,同时配合饮食疗法、功能锻炼等治疗方式[3]。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根据中医辨证理论,中医主治活血化瘀、益气通络,其药方为:黄芪40g,川芎10g、地龙10g、赤芍10g、石菖蒲10g,红花5g,桃仁12g,丹参12g,当归9g,郁金9g。加水500ml,煎至200ml。病人每日服用1剂,早晚温服。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时进行一个月后,观察其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效果评定规则及生活能力等判断疗效[4,5],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