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抽样计划、抽样方案的制定
培训人:吴艳荣
日期:2015年1月29日
1
CONTENTS
01
抽样中常见名词解释
02
抽样方法
03
企业常用检测类型及标准
04
抽样计划和抽样方案讲解
目录
05
06
调整型抽样方案主检表的应用
GB2828-2003抽样标准讲解
2
01
Part
抽样中常见名词解释
3
名词解释
:提供检验的一批同种产品集中在一起作为抽验对象。
:交验批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数量,通常用N表示。
:从交验批中抽取的部分单位产品数量,通常用n表示。
(合格判定数):在抽样方案中,预先规定的判定批产品合格的样本中最大允许不合格数,通常用Ac表示。
(不合格判定数): 在抽样方案中,预先规定的判定批产品不合格的样本中最小不合格数,通常用Re表示。
:供应商和客户就某种程度的不良品率达成的双方都可接受的品质标。
4
抽样方法
02
5
常用抽样方法
一、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抽样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选定总体,首先对总体中所有的观察单位编号,遵循随机原则,采用不放回抽取方法,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观察单位组成样本。具体方法①随机数字法②抽签法
二、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又称等距/机械抽样---抽样方法
先将总体的观察单位按某顺序号等分成n个部分再从第一部分随机抽第k号观察单位,依次用相等间隔,机械地从每一部分各抽取一个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6
三、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抽样方法
先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群”组,每个群包括若干个观察单位,再随机抽取n个群,被抽到的各群的全部观察单位则组成样本。
四、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抽样方法
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层,再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合起来组成样本。
(1)按比例分配:按总体各层观察单位数的多少分配。
(2)最优分配:按各层观察单位数多少及其变异大小分配。
7
企业常用抽样类型及标准
8
目前生产型企业检验的类型一般有:
1、全数检验(全检) 优点:比较准确; 缺点:检验工作量大,在破坏性检验情况下则不现实。
2、抽样检验(抽检) 定义是从总体(N)中抽取一个样本(n),对样本n实施全检,然后根据样本检验结果推断总体的质量。所以他有一定风险,但经过计算和调整,可将风险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抽样方法可分为二类:
(1)百分抽样法抽取总体量的x%。百分抽样法有明显不科学之处。如:一批产品实际不合格品率2%,按10%抽样,按Ac=0 若N=50, 则n=5, D=50×2%=1 接受概率Pa= 若N=200,则n=20,D=200×2%=4接受概率Pa= 若N=500,则n=50,D=500×2%=10接受概率Pa= 即批量越大,接受概率越低,可以“化整为零”,蒙混过关。
9
(2)统计抽样检验按统计学规律建立数字模型,然后计算出抽样方法,因此较为科学。又可分为: ⅰ、计数抽样检验利用样本中合格品(数)与不合格品(数)对批作出推断,又分为计件、计点,如GB/—2003,GB/T13246—1991等。ⅱ、计量抽样检验利用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S)对批作出推断,计数较复杂,但样本数可明显减少,如GB/T6378—2002。例:按GB/,对应样本n=50,若改用BG/T6378,若δ值未知,则n=20,若δ为已知,则n≤1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