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水利工作总结
201X年以来,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按照“高点站位、创新优势、超越自我、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当前我区水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和推进农业战略性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水利项目建设为重点,坚持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尽职尽责、踏实工作、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经过全局干部职工的积极努力,创造性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全年全区共更新打井132眼,完成年计划91眼的144;配套机井132眼,完成年计划115眼的114;修复病坏机井89眼;新建咸淡混浇井组150个;安装防渗管道1
6.4万米;新挖、清淤渠道20.3千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4.2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1.85万亩;解决了14个村的饮水困难;引进国家无偿资金960万元;河渠绿化植树
3万株。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我局继200
2、200
3、201X年连续被评为“河北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海河杯’竞赛先进县”之后,今年又获此殊荣,实现了四连冠。受到省政府表彰,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水利综合工作位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一、开拓创新,节水型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节水型社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有从理论到实践去探索、去开拓、去创新。自201X年以来,我们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在河沿镇种高村进行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通过理论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节奖超罚、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协会自治”的用水管理机制,制定了《水资源配置方案》等一系列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规章制度。在机制方面实行明晰水权、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在体制方面实行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协会自治,采用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两套管理体系,将水像土地一样分到户,通过节奖超罚,以制度建设实现农民的自主节水、竞争节水。通过一年的实践,种高村节水30%,达13万方,节电
6.7万度,使农民节省浇地资金
4.3万元,产量和效益不但不减,还略有增加,实现了节水和效益的双赢。在种高村成功的基础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