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追念吴奚如老人.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追念吴奚如老人.doc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7/12/26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追念吴奚如老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追念吴奚如老人
腹点基委
36


次,但他至今留在我脑海中.

待创刊的《芳草》文学月刊编辑部.《芳
草》主编武克仁是位老革命,老作家;编
辑部主任刘烈诚是武汉文艺界的老人.
武克仁善良,正直,认为对的事就做而
不在乎后果:刘烈诚则考虑周全且敢于
承担责任.
,刘烈诚
要我去文联宿舍,找老作家吴奚如,取

篇稿子.
"第1期的回忆录发吴老的稿子,
谈鲁迅先生和党的关系."老刘说,"吴
,就在文联
宿舍三幢一单元三楼."
吴奚如?这对于我是一个生疏的名


家,我也没有读过他的作品.
"你不认识吴老?"老刘问.
我点点头.
"难怪."老刘笑了笑说,"许多人不
,在湖北,他资格最老了.

,你会慢慢了解
他的……"


认识的老画家张肇铭和老作家姚雪垠
,敲
,矮而
瘦的老头.
"您是吴老吧?"我问,并说了来意.
"哦."老人点点头,"稿子写好了.
我给你."


,题目是《鲁迅先
生和党的关系》.
我本当告辞,但吴老要我坐一会.
1939年4月10日,:吴奚如,叶剑英,李
崇,李涛,边章武,薛子正
他问了《芳草》编辑部的情况,也问了我的情
,编刊物和写作并不矛盾,在上世纪
3O年代,许多人都是一边编刊物,一边写作
:"当编辑也有好处,可以更广泛地接
触社会,接触人."
"你今年3O多了吧?"吴老问.
"38了."
"还年轻,你们遇上好时候了."吴老说.
吴老说话的时候,我观察着他,不知怎么,
我觉得这位满脸皱纹,7O多岁的老人像一块
,没有
任何附加物,只有岁月磨砺后留下的擦痕.
我告辞的时候吴老叮嘱我,不要动他的文
章,他对他写的每个字负责,有什么意见,可以
告诉他.
回家后,我细读了这篇3000字左右的回
忆录,:1934
年,他由左翼作家联盟转入在上海的党中央特
科工作,除了特科给予他的本职工作外,还给
予他一项特殊任务——作为党中央和鲁迅先
,留
在上海代表党中央联系,指导白区工作的就是
,处境也极危险,

2007掌10

系的任务,可见党对
他何等信任.
在这篇回忆录
里,有这样一段话:
"当时,我和鲁迅
先生的联系,除了极
其紧急的事件必须向

据特科工作人员的活
动守则及鲁迅先生的
安全,都是委托胡风
为中间传递人的."
这也就是说,胡
风是党和鲁迅先生联
系的一座极重要的桥
梁!
回忆录中写了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