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产后心理障碍的病因分析和护理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产后心理障碍的病因分析和护理体会.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2/2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产后心理障碍的病因分析和护理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产后心理障碍的病因分析和护理体会
汪淇(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妇婴医院辽宁沈阳 110011)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337-02
【摘要】产后心理障碍是指产妇产后发生的产后沮丧及产后抑郁。关于产后抑郁国内近年来发病率虽然有所增加,但尚无准确报道,国外报道发病率高达30%。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因此要从生理、心理、社会多方面给予预防、治疗与护理。
【关键词】抑郁症病因护理
1 临床资料
2009-2011年在我院住院的产后抑郁症共13例,年龄在22-40岁之间,初产妇10例,经产妇3例;自然产8例,剖宫产5例。
2 临床表现
,其发病率约为50-70%。产妇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哭、情绪低落、感觉孤独、焦虑、疲劳、易忘、失眠等。这种状态可持续数小时、数天至2-3周,可发生在产后任何时间,但通常在产后3-4天出现,产后5-14天为高峰期。
。一般发生在分娩后的2周,其症状比产后沮丧持续时间长,可持续数周至一年,少数患者可持续一年以上。患者表现为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失眠、乏力、对事物缺乏兴趣、社会退缩行为、常失去生活自理及照料婴儿的能力、自责、自罪、担心自己或婴儿受到伤害,重者可有伤害婴儿或自我伤害的行为。
3 病因
、产后的并发症、难产、滞产、手术产等均给产妇带来紧张与恐惧,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增强,容易造成心理不平衡。
,敏感、情绪不稳定、社交能力不良、内向性格等个性特点的人群容易发生产后心理障碍;另外由于产妇对婴儿的期待,对即将承担母亲角色的不适应,对各种生活难题心理准备不充分,均可以对产妇造成心理压力,导致情绪紊乱、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形成心理障碍,以及产妇对妊娠、分娩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对分娩有恐惧感。
,分娩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胎盘分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盘生乳素、孕激素、雌激素含量急剧下降,以及雌孕激素的不平衡在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上均起着一定的作用。
,患产后心理障碍的可能性越大,如失业、夫妻分离、亲人病丧、家庭不和睦、家庭经济条件差、居住环境低劣、缺少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缺乏来自丈夫与长辈的帮助,均是产后心理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
,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病率高。
4 一般护理
,做好产妇心理疏导工作。解除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和躯体症状。
,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减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减轻生活中的应激性压力。
,指导产妇与婴儿进行交流、接触,为婴儿提供照顾,培养产妇的自信心。
、手术产及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产妇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包括积极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改善家庭关系,改善家庭生活环境等。
,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