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使用高倍显微镜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显微结构
亚显微结构
一、显微镜的种类
1
2
3
4
5
9
10
11
12
13
14
二、显微镜的结构
1、目镜
3、转换器
4、物镜
5、载物台
8、压片夹
9、反光镜
10、镜座
11、粗准焦螺旋
12、细准焦螺旋
13、镜臂
2、镜筒
6、遮光器
6
7、通光孔
14、镜柱
在观察细胞样品时,被观察的物像通过
物镜到达目镜,物像被两次放大。所以
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面积,体积,还是长度或宽度?
长度或宽度
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
A 体积 B 表面积
C 像的面积 D 长度或宽度
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
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倍数小,一个视野内细胞数目多;
高倍镜的视野小,通过的光少,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
移至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
4、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既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既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5、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
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
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下图为光学显微镜观察某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若要由视野A变为视野B时,有关操作过程中的正确顺序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向左下方移动装片⑥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⑤→④→③→②
四、随堂练习
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
视野中的洋葱表皮细胞
在低倍镜看到字母“b”是
A、b B、d C、q D、p
★
在显微镜的各种关系中成正相关的是
A、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
B、镜像亮度与放大倍数
C、目镜镜头的长度与放大倍数
D、物镜镜头的长度与放大倍数
★
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应是
A、左上方 B、左方 C、右上方 D、右方
★
G H I
A B C
D E F
下列组合中,观察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 F、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