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历史10-课件(PPT精).ppt

格式:ppt   大小:655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历史10-课件(PPT精).ppt

上传人:13431315 2017/12/27 文件大小:6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历史10-课件(PPT精).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汉文帝节俭故事
1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代第五位皇帝,汉高祖中子,母薄姬,汉惠帝之庶弟。前196年刘邦***陈豨(xī)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汉文帝在位时,存在诸侯王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汉文帝对待诸侯王,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道德方面,文帝亦曾经亲自为母亲薄氏尝药,深具孝心。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宫,死后葬霸陵。
2
北宋文学家吴坰(jiōng)《五总志》上有汉文帝刘恒“履不藉以视朝”的记载。草鞋最早的名字叫“屦”。由于制作草鞋的材料以草和麻为主,非常经济,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平民百姓都能自备,汉代称之为“不藉”。汉文帝时,已经有了布鞋,草鞋沦为贫民的穿着,而汉文帝刘恒以“履不藉以视朝”,就是说他穿着草鞋上殿办公,做了节俭的表率。不仅是草鞋,就连他的龙袍破了,就让皇后给他补一补,再穿。汉文帝自己穿粗布衣服不说,后宫嫔妃也是朴素服饰。
3
古代皇帝住的宫殿,大都要修又大又漂亮的露台。汉文帝也想造一个露台,他找到工匠,让他们算算要花多少钱。工匠们说:“不算多,一百斤金子就够了。”汉文帝吃了一惊,又摇头又摆手,说:“现在朝廷的钱很少,还是把这些钱省下吧。”汉文帝当皇帝二十三年,居然没有盖宫殿,没有修园林,没有增添车辆仪仗,甚至连狗马都没有增添。他关心百姓的疾苦,刚当皇帝不久,就下令:由国家供养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要发给他们米、肉和酒;对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还要再发一些麻布、绸缎和丝棉,给他们做衣服。
4
在他死前,最后安排了一次节俭的活动——他的丧事。他在遗诏中痛斥了厚葬的陋俗,要求为自己从简办丧事,对待自己的归宿“霸陵”,明确要求:“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由于汉文帝这种廉洁爱民的精神和励精图治的实践,才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后来赤眉军攻进长安,许多皇帝的陵墓被挖了,唯独没动汉文帝的陵墓,因为知道里面没啥贵重东西。
5
汉文帝提倡节俭,其目的就是:倡俭廉,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最终呈现出多年未有的富裕小康景象,耕地扩大,人口增加,国力兴盛,史称“文景之治”。
现在,假如我们也能做到防腐倡(chàng)廉,降低执政成本,以民生为先,减轻赋税,减轻人民负担的话,一定能实现民富国强。
6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
7
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