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2/2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
李萌臧丹梅刘秋莲李波刘丽颖(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8-0188-02
尿路感染通常是指由细菌直接侵袭尿路引起的非特异性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尿路感染发病率约为2%,男:女为1:8~10,多见于育龄女性、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及伴有泌尿系统其他疾病者。肾盂肾炎是尿路感染的重要临床类型之一,为本章讨论之重点。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致病菌
绝大多数为革兰阴性杆菌,占尿路感染总数的95%,其中大肠埃希菌约占门诊尿路感染患者的90%,占住院尿路感染患者的50%,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粪链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等引起尿路感染者约占5%~10%。临床上初发或单纯性尿,路感染致病菌多为单一的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多见于长期应用抗生素,尿路器械检查以及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混合感染致病菌多为粪链球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感染常见于糖尿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和肾移植患者。
细菌入侵途径
上行感染此为最常见的感染途径,约95%的致病菌由尿道外口沿膀胱、输尿管上行到达肾盂,引起肾盂炎症后,再经肾乳头、肾盏侵犯肾小管-间质。此种感染途径的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因健康人尿道口及周围和前尿道有此类细菌寄生,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及尿道黏膜受刺激或损伤时,细菌黏附于尿道黏膜上行而致病。常见诱因有尿路器械检查、导尿、性交、尿液过浓及月经期等。女性尿道短而宽,尿道口距有寄生菌的肛门、***近,故易发生尿路感染。
血行感染远较上行感染少见。身体内存有感染病灶(扁桃体炎、鼻窦炎、龋齿或皮肤化脓性感染)或败血症时,细菌侵入血流。
到达肾皮质引起多发性小脓肿,再沿肾小管向下扩散至肾乳头、肾盏及肾盂,引起肾盂肾炎。血行感染致病者不到3%,尿流不畅或肾结构缺陷提供了感染条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多见。
2 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发热等中毒症状明显,或有较重的血尿、尿路刺激症状者,应卧床休息,进食富有热量和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高热脱水时应静脉补液,多饮水使每日尿量3000ml以上,以保证尿路冲洗作用。
抗菌药的应用原则上应据致病菌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故在给药之前先留取尿标本作细菌培养。由于大多数病例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多在细菌培养结果之前,即首选对此类细菌有效,且尿中浓度高的药物治疗。轻症患者尽可能单一用药,口服有效抗生素2周;严重感染宜采用肌注或静脉给药,一般两种抗生素联用;已有肾功能不全,则避免应用肾毒性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临床常用药物有:
青霉素类包括:①青霉素:80万U肌肉注射,2次/天,或400万~800万U溶于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天;②哌拉西林:1g/d,分2次肌肉注射,或5~8g加液体静脉滴注,1次/天;③氨苄西林:~1g肌肉注射,2次/天,或4~6g加入液体静脉滴注,1次/天;④阿莫西林:1~3g/d,分3~4次口服。
氨基糖苷类因有肾毒性,应用宜慎重。①阿米卡:,2次/天肌肉注射,或 ~,1次/天;②庆大霉素:8万U肌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