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课件(PPT精).ppt

格式:ppt   大小:2,413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课件(PPT精).ppt

上传人:13431315 2017/12/27 文件大小:2.3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课件(PPT精).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三首
蝉孤雁鹧鸪
1

虞世南
2
教学目标
1、体会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
2、了解诗中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写法。
3、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3
虞世南(558~638)唐初书法家、文学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能文辞,工书法,亲承王羲之七代孙僧智永传授,继承了二王(羲之、献之)的书法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遒丽,与欧阳询、禇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法家。正书碑刻有《孔子庙堂碑》。诗多应制之作,文辞典丽。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
4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梳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的头部的两根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帽带。
纯净的
露水
接连不断的蝉鸣声
凭借
5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诗意明晰:
6
合作探究
1、本首诗是什么体例的诗歌?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2、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 )?
3、饮清露是什么意思?
4、饮清露象征着什么?
五言绝句,托物言志的咏蝉诗
帽带结在下巴下面的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两根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帽带。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其实蝉是靠刺吸植物的汁液生活的,哪里可能只是喝露水。
象征人的品格高洁,表面看是写蝉的形状和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7
5、次句“流响出疏桐”总体看写的是( )?
6、流响状写什么?
7、为什么说连续不断的蝉鸣声是从枝叶稀疏的梧桐中传出来的呢?
8、此句有什么作用?
9、“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全篇的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在上两句基础上引发诗的议论蝉声的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别有会心的强调什么?
总写了蝉鸣声
因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高贵而灵异的树,传说鸾凤一类的鸟非梧桐不栖
状写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
是对蝉声远传的生动的描写,引发三、四两句的思考分析
强调了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不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
8
10、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是什么真理?
11、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清人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9
赏析:
文中的蝉带有什么样的喻意?
你能读出诗中“高”字的几重含义?
作者借本诗抒发何种议论?
写作手法:
喻指清高尊贵的人。
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明远播。
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
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以之比人,
不光是地位高,品格也高。
比兴、托物言志
“比兴”本来包含“比”和“兴”两种修辞手法,但人们谈论古典诗歌和民歌时常“比兴”连及,当以“兴”为主,兼有比喻作用,有时即指“起兴”一法。由于“起兴”具有引发、联想等作用,故常置于篇章的开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比方。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借物咏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