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 张桂英.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 张桂英.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2/2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 张桂英.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张桂英
乐陵市郑店镇奎台中学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初中的历史课程,跨越的时间长,内容琐碎,涵盖的范围广,如何在有限的历史课堂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获得有效的教学成果,是需要我们历史教师长期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新学习
一、确立正确的历史教学思想是前提
家长和学生一直认为历史简单,不重视,只要背下来就行,不必多下功夫。其实历史是一部社会教科书,它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教化和人文精神滋养功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宝库,也是人们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一面镜子。因而历史课自然也就成为一门极其富有生命活力的学科,可实际情况却非如此,所以只有端正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认真去对待,让其真正发挥作用,为人所用。
二、把历史课堂变成故事会
历史课涉及到的故事很多,其实历史本身就是故事,历史故事学生都很爱听,如在讲《三国鼎立》时,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三国故事: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军事家,最初势力并不太大,但他多谋善断,善于用人,又老奸巨猾、颇有智慧。那时战乱频繁,曹操利用时机,决定迎接汉献帝,他的手下将领反对。认为汉献帝年少没用。但他的谋士说,现在的皇帝东流西迁,人们为汉朝命运担心,这时迎汉献帝,正合人心。于是曹操去洛阳接走了汉献帝。曹操控制了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而师出有名,通过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讲故事,激发了学生们对历史的兴趣,让历史课堂成为了学生的乐园。
三、搞好历史课外活动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开拓视野、强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举办历史故事会、编演历史剧、知识竞赛、编辑历史小报、动手制作教具、举办历史文物展览、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我在授课时,就曾组织学生编演《戊戌变法》历史剧,让学生分别扮演各种历史人物,把当时那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变革表演出来。学生在活动中潜能被挖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再现“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使他们对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增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总之,组织多种多样的历史课外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能稳定学习动机,是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果的辅助手段。
四、注重历史课堂检测
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事实上,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有补充、深化作用。在实践中,笔者尝试了两种形式的检测:一种是巧妙利用板书,检测基础知识。在板书时,教师可对简单而学起来又易错的地方以填空题的形式列出,让学生练习;另一种是设问答疑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让学生解答,或学生提问题让教师解答的方式进行。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总结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一场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但学生对具体交战国的参战性质并不能一一区分。我就这样提问:“塞尔维亚参战是否也属于非正义性质呢?”大家讨论后统一了认识:塞尔维亚的参战带有反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性质,是正义的;但从交战范围、参战人数来说,影响小,不改变整个战争性质。经过比较,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尽管历史的事实是唯一的,但历史的结论却可以是多元的。历史教师把有效的信息传授给学生,学生具备了能力,就会化解成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