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小学语文字理的三讲三不讲.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语文字理的三讲三不讲.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7/12/27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语文字理的三讲三不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语文字理的“三讲”“三不讲”
──以人教版第一册《影子》识字教学为例
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字理也是一种教学手段。但不是一课中的每个字都可以用字理教学法,也不是每个生字运用字理教学就一定有效。那么,“讲”和“不讲”字理又以什么为依据呢?笔者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9课《影子》为例,谈谈粗浅看法。
 
一、“三不讲”
 
《影子》一课有“影、前、后、常、跟、着、黑、狗、它、朋、友”11个要求会认的字,有“飞、马、鸟”3个要求会写的字。我们把“闻声、察形、知义”作为识字的基本任务,讲解字理并非适合每个汉字。以下三种情形以“不讲”字理为宜:
 
──不讲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的识字教学要首先了解学生的学****起点。有些生字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学生已经懂的就不需再讲。如,笔者在教学初始对所执教的班级54名学生进行调查,已经认识“狗”字的有52人,对于“狗”字就不需要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解字理。而可以让已经懂得的同学教不懂的同学,多读读就记住了。
 
──不讲
 
有些字字形简单,学生一看就懂。如“朋”字的字形很简单,两个“月”加起来就是“朋”,如果再详细讲解字理:“朋”甲骨文为:,是古代货币单位,相传五贝为一一系,两系为一朋,后来词性发生变化,与“友”字连用。孔颖达疏:
“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这字理虽不算太复杂,但如果生硬地进行讲解,不仅不利于学生记忆字形字义,冗余信息还会干扰识记,无疑对教学无益,更谈不上教学效益。
 
──不讲
 
有些字历经岁月变迁,字形几经变化,再拘泥于运用字理识记只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起不到高效识字的效果。如,“后”是“後”的简化字,吴东平著的《汉字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後”原是母系社会的产物,在母系社会里,部落的最高主宰者是母氏,后就成了女性酋长的称呼。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出现了,此时又改“君后”为“君王”,而称帝王的妻子为“君后”或皇后。郭沫若在《甲骨文研究》中指出:“(后)用为先后字者,盖出于假借矣。”《说文解字·彳部》:“後,迟也。从彳、幺、攵者”,“彳”与走路有关,小步走。幺,古“玄”字,系也,将足系住,当然要落在后面,不能前进。女,“止”的变体,也与行走有关。可见“後”的本义是走在后面,落在后面。而进入现代,“後”又简化为“后”。再如“影”字,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景”从日,京声。原指日光。“后”与“影”的字形、字义几经变迁,教师再生硬地讲解字理,讲解字形变化的来龙去脉无异于缘木求鱼,更谈不上识字教学的效益。
 
施茂枝教授指出:“学生是识字的主体,所谓对汉字的加工,必须是学生的自我加工。教师分析字理,是教师的加工,只有学生理解并接受了,才可内化为他自己的加工,才能有效促进识记。”以上“后、影”等字理的复杂程度,显然超过一年级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可能被内化,所作的分析也不可能产生作用,生硬地套用字理教学法教学,显然收效甚微。
 
二、“三讲”
 
以下三种情形则可以适当地讲解字理:
 
、字义的──讲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具有形象性、直观性,擅长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