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简述我国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和应对策略.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简述我国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和应对策略.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2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简述我国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和应对策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简述我国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和应对策略
程朝晖刘慧慧(宁国市人民医院 242399)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给世界范围内人民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伴随着生活方式、膳食结构、消费娱乐方式、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以及经济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交往方式的改变,我国的疾病谱和死因构成比也在发生变化,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正日益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问题和医疗经济增长的阻碍。本文主要简述我国慢性病的流行现状,预测慢性病未来的流行趋势,为预防控制慢性病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慢性病流行现状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6-0056-01
一、我国慢性病的流行现状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慢性病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一般在年轻时就受到危险因素的影响,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才能够充分流行;由于持续时间长,有很多预防机会;慢性病通常需要长期而系统的治疗。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就完成了疾病谱的转变,死亡的主要原因已由急性传染性疾病转变为慢性病,完成了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传染病的死因顺位下降,慢性病所致的死亡已占死亡原因的前三位。2008年我国居民患病率较高的5中慢性病分别是:高血压、肠胃炎、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和脑血管病,占患病总数的48%。
2009年,我国居民死亡原因前三位的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脏病,在城市居民中分别占全死因的27%、20%和21%;在农村居民中分别占全死因的24%、23%和17%,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二、慢性病的应对策略
第一,加强制定和实施慢性病管理的国家政策和计划,从维护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高对慢性病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政府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调整我国的长期发展目标,将慢性病防治工作列为县级以上政府议事日程,并纳入绩效考核指标,加大对慢性病防治经费的投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个人、慈善机构等多元化筹资模式。
第二,加强对慢性病进行检测,检测和评估在慢性病防控策略和实施中非常重要,通过检测可以对慢性病进行量化和动态跟踪,从而为制定国家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我国慢性病相关检测系统本身存在许多不足,存在现有数据资料利用不足等问题,建议寻找一种新的评价模式,能充分利用整合现有的检测、调整数据资料,结合新的补充调查资料,对现有慢性病防控政策的整个实施过程和不同阶段的效果开展评价工作,以调整已有的政策和制定新的政策。
第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