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主要的环境管理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主要的环境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86979448 2017/12/28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主要的环境管理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几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为了严格控制新的污染,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开发活动和各种规划项目,在工程兴建以前,对它的规划选址﹑设计以及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和建成投产以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预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后,方可进行建设的一项制度。
它与“三同时”制度相辅相成,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
2、涉及的主要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各类污染防治单行法均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做出了原则规定。1998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对评价范围﹑评价项目应遵守的标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类﹑报告书内容﹑审批程序﹑法律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2002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专项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于2003年9月1日实施。
3. 建设项目实施分类管理
·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极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4、报送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登记表的报送单位应为建设单位。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登记表的批准部门,应为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先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
6、报批时间: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登记表的报、批时间,应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铁路﹑交通等可在初步设计完成前)。
7、主要法律责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登记表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同意,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相应审批权的环境局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恢复原状、并罚款。
二﹑“三同时”制度
1、概念
“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需要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一项制度。
它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辅相成,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
2、主要要求
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表)”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使用。
环保设施不得擅自拆除和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1998年11月修订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对“三同时”的管理程序作了具体的规定,其主要规定:
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并依据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在环境保护篇章中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
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试生产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
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