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你离惩罚有多远?
小偷和他母亲
[希厝]伊索
    有个小孩从学校里偷了同学的写字板,交给母亲。母亲不但不加责备,反而称赞一番。第二次,他偷了一件外衣,交给母亲。母亲对他更加赞赏。过了几年,孩子长大了,就开始偷更大的东西。有一回,他当场落网,背绑双手,被人押送到刑场处决。他母亲跟在后面,捶胸痛哭。小偷说,他想和母亲贴耳说几句话。母亲走上前去,小偷一下子衔住了母亲的耳朵,使劲咬了下来。
母亲骂他不孝,犯了罪还不够,又把母亲弄成残废。小偷回答:“当初我偷写字板交给你时,如果你打我一顿,我现在就不会落到这个地步,被人押去处死了。”
小偷的行为是先天形成的吗?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小过当初不惩戒,必然大罪
孟家附近有一块墓地,出殡、送葬的队伍经常从他家门前走过。于是,孟子经常模仿队伍中吹鼓手和妇女哭哭啼啼的样子,还不时到墓地上玩死人下葬的把戏,在地上挖一个坑,把朽木或腐草当作死人埋下去。孟母对儿子这样玩耍很生气,认为没有出息,不利于他读书,便把家迁到了城里。
“孟母三迁之教”
城里没有墓地,孟子再也没有玩埋死人游戏的环境了。于是孟母要儿子熟读《论语》,像孔子那样做人。开始,孟子还能静下心来读书,但日子久了,他的心思又定不下来。原来他家处于闹市,打铁声、杀猪声、喊卖声终日不断,听着听着,他就读不下去了。接着,他又和小伙伴玩起了做买卖的游戏,孟母觉得在这个地方居住,确实很难集中心思读书,便再次搬迁到城东的学宫对面居住。
学宫那里的环境果然不一样,经常书声琅琅,一派读书气氛,孟子果然安下心来读书。不久,她将孟子送进了学宫,系统地学习《诗经》、《尚书》。孟子长进很快,并最终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名儒。
孟子后来在《题辞》中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我之成人与‘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关系甚密。”
一个小错误也许不算什么,但很多小错
误连缀在一起,一条危险的锁链就已被浇铸
而成。
准备好一张白纸,这是为单独做这个游戏的同学们准备的。备好一个时钟,备好一支红色一支黑色一支蓝色的圆珠笔,然后拿好蓝色圆珠笔,开始答以下的卷子。要求大家要用最快的速度答完卷子。
一个小游戏,叫“一张卷子”
一答卷之前请通读全部资料。 二请将你的名字写在本卷子的右上角。 三请将上面第二个要求中的“名字”二字用黑色圆珠笔圈起来。 四轻轻捏着鼻子大声叫你自己的名字三遍。 五拍打你的桌子三下。 六在卷子的反面用红色圆珠笔再写一遍你自己的名字。 七在卷子的左下角写上你所在的学校的名称。 八在本卷子的右下角写上你所在的年级和班级的名称。 九当你完成以上要求后,站起来再坐下,大声地说“我做到了”。 十既然你已按照第一条的要求做了,又认真读完了全篇的内容,你只需要按照第二条的要求完成第二道题目,就算答完了本张卷子。 十一完成后请不要出声,看到别人的举动也不要笑,静候全体同学完成卷子。 你完成了吗?你用了多少时间呢?
杨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