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2/2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
莒南县人民医院山东临沂 276600
摘要:目的:分析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物CA153与CA125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选择本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肺癌患者69例临床资料,另外选择同期收治肺部良性的病变者54例设对照组,检测分析两组血清中CA153、与CA125相关指标结果。结果:观察组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异常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且CA153+CA125的正确指数与灵敏度明显高于CA153、CA125单独应用指数,差异具统计意义(P<)。结论: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联合检验在肺癌诊断中具较高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肺癌诊断;价值;CA153;CA125

肺癌是临床常见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早期诊断与治疗直接影响着患者生存率,而肿瘤标志物具有取材方便、创伤小以及重复性较好等优势被广泛用于临床肺癌诊断[1]。为探究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验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12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回顾性选择本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肺癌患者69例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收治肺部良性病变患者54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男女比例40:14,年龄23-78岁,平均(±)岁,肺疾病类型:支气管炎25例,肺结核12例,肺炎17例;观察组男女比例50:19,年龄22-79岁,平均(±)岁,癌症类型:腺癌30例,鳞癌20例,小细胞癌19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具可比性。

采集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3-4ml,送检,ess2仪器与配套的试剂,运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水平。

计算并观察两组CA153、CA125检测水平异常率,比较分析两种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应用的灵敏度、正确诊断指数、符合率、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CA125 的正常值上限为35 U/ml,CA153 的正常值上限为25 U/ml,异常:检测水平高于正常上限[2]。

,均数标准差“”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百分比(%)表计数资料,使用检验,P<。

、CA125检测水平异常率
观察组肿瘤标志物CA153、%(37/69)、%(58、69),%(7/54)、%(9/54),观察组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测水平异常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P<)。

CA153+CA125的正确诊断指数与灵敏度比CA153、CA12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详见表1。

3讨论
肿瘤存在反映出的化学类物质即为肿瘤标志物,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可以了解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