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艾灸疗法治疗褥疮的临床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艾灸疗法治疗褥疮的临床体会.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2/28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艾灸疗法治疗褥疮的临床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艾灸疗法治疗褥疮的临床体会
李心爱(山东蓬莱市中医医院心病科山东蓬莱 265600)
【摘要】皮肤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存在的问题。据相关文献报道[1]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症。常规方法对褥疮的防治存在诸多不足,给患者其他疾病的治疗皮肤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存在的问题。据相关文献报道[1]每年约造成了许多不利因素。艾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在治疗褥疮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艾灸褥疮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200-02
褥疮古籍称之为席疮、印疮[2,3],乃因久着席褥而成。本病多见于昏迷、半身不遂或下肢瘫痪等长期卧床的病人。好发于易受压迫及摩擦的部位,如枕、臀、肩胛、肘尖、脊柱、尾骶、股外粗隆、坐骨结节、足外踝、足跟等处。初起皮肤发红或紫黯,很快形成黑色腐肉,继而形成溃疡,经久不愈,自觉疼痛。中医认为本病乃因久病卧床,气血亏损,而久着席褥,局部受压而气血失于流通,不能营养肌肤,气血郁滞,以致局部失养坏死,若破损后更易染毒,溃腐成疾。现代医学认为褥疮是因局部长期受压,而致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本病一般按临床进展分为[4]I期(红肿期)、II(水泡期)、III期(溃烂期)、IV(收口期)。如果护理不当会引起败血症,后果不堪设想。自 2009 年以来,通过对40例褥疮患者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 40 岁以上的我院住院患者 40 例,其中,男 14 例,女 26 例。年龄 46 ~ 82 岁,平均 67 岁。病程 10~ 60 天。压疮面积最大10cm×8cm,最小2cm×1cm 。
入选标准首次发生在四肢或躯干Ⅱ期和Ⅲ期压疮( Shea 分期法)[5]。且近一周未接受局部或系统治疗的患者。开始治疗前后做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观察用药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如皮疹、局部疼痛、头晕乏力、恶心等。
疗效评定指标(肉眼观察) 每周记录一次皮损处创面愈合情况。痊愈:溃疡结痂并脱落,局部组织完全修复;显效:溃疡结痂,溃疡面积缩小;有效:溃疡面积缩小变浅,渗出减少;无效:局部无变化或加重。
2 治疗方法
艾灸防治疾病由来已久,《尔雅》谓艾为冰台,李时珍《本草纲目》引晋张华《博物志》云:“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故名冰台[6]。”灸疗法是蒙医学的传统疗法之一,灸法有金灸、银灸、艾灸3种灸法[7]。灸法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8,9],灸法具有温煦阳气,温通气血,温经散寒,回阳固脱等功效[10]。艾灸无论是用艾烟还是用艾火熏烤都有很明显的作用。因为艾灸的药物疗效和中药艾叶的入经入络都有很好的作用,所以在众多中药中独选艾叶作为施灸的材料[11]。《针灸资生经》中记载艾灸疗法医案三十二则,均有人名、病名、诊断、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评价,内容非常充实[12]。艾灸疗效神奇、适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重新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艾灸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