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问题班级的教育.ppt

格式:ppt   大小:213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问题班级的教育.ppt

上传人:yzhluyin9 2017/12/28 文件大小:2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问题班级的教育.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问题班级的教育应该如何进行
人氏
问题班级即差班,差班主要是指成绩较差,学风不浓,班风不正的班级。差班之所以成为差班其根本原因就是学风不浓,班风不正,要想让差班变为好班,必须变学风不浓为学分浓郁,班风不正为班风纯正。
关于如何实现这两个转变,我想首先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其实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群体,作为一个群体,班级中有两类群体必须引起教师的注意,这两类群体就是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参照群体和成员群体。所谓班级内正式群体,就是指班内能够共同遵守一定原则、有一定的目标,努力将自己培养成学校、家庭、社会要求人才的群体。班级内非正式群体则是在共同兴趣爱好欣赏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群体。班级内参照群体主要是指班内可以作为其他人行动标准和指南并加以模仿和效法的群体,也可以称为“榜样群体”。成员群体,是班级内相对于“榜样群体”而言的所有成员。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群体动力观,我们知道,影响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主要有:群体目标、群体规范与压力、群体凝聚力、群体领导者与民主参与、群体内非正式群体的状态等,而影响群体行为的外因素主要是组织环境与社会生态环境。也正是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一个班级总体行为与文化。
根据实践证明,差班往往是“榜样群体”作用微弱,非正式群体各行其是的班级。鉴于以上分析,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在管理与转变差班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确立切实可行群体目标
作为一个班级,它的群体目标就是这个班级的培养目标。一个班级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班训、班级标语、班级口号、班歌等这些形式所体现的,这都是一些隐性文化,它相对于班级成绩而言似乎不太明显,但他的作用却是潜移默化的,对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重大的。然而在我们的现实教育中一些班主任却忽视了这项工作,或者认为是摆架子,作形式。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我们可以考察现代世界上有名的那些大企业,哪个企业不注重自己的文化建设?因此班主任,尤其是差班班主任一定要十分重视此项工作。
班训、班级标语、班级口号、班歌等的拟写与确定要格调高昂、积极进取,除此之外还要有文采,有内涵。其内容多为敦品,养性,切不可太功利。下面给大家介绍我曾经带一个差班时,在几方面的努力:
班训
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班级标语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
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班歌
起来!不愿沉沦的孩子们!
用我们的意志,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人生旅途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每个人都必须做出最后的选择。
拼搏!拼搏!拼搏!
我们师生同心,
迎着夏日的酷暑,努力!
冒着冬天的严寒,努力!
努力!努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