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8~30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第1~5题
共几课时
8
课
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学会读、写小数。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
学
资
源
学情:学生在三年级下册中已经初步了解了小数的意义,知道十分之几可用小数零点几来表示,会读写一位小数。在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和生活中已积累了元、角、分及米、厘米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本课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基础。
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直尺。
预
习
设
计
。
分数( ) 分数( )
小数( ) 小数( )
2. ,。
3. ( )角钱,它表示1元的。
,。
(1)写出它们的读法。( )( )
(2)这两个小数与以往学的小数有什么不同?
(3)它们各表示什么意义?
?
主备人: 施教日期年月日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2分钟)
。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知道从今天开始,要继续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3分钟)
。
观察例1的情景图。
(1)思考:A:读出三种物品的单价。B:用“分”作单位说说信封和练习簿的单价。C:后面两个小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2)思考:1元等于多少分?1分是1元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元?写成小数是多少元?5分是1元的百分之几??
(3)追思:、、,它们分别表示1元的几分之几?
。
观察例2中的第一幅米尺图。
(1)思考: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份长1厘米,1厘米是1米的,也就是米,写成小数是( )米。
【版块一】
。小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强调:读小数部分时只要依次读出数字就可以了。
,板书课题。
【版块二】
1. 初步认识两位小数的意义。
出示例1的情景图。
(1)要求学生完成:A:读出三种物品的单价。B:试着用“分”作单位说说信封和练习簿的单价。C:试着思考这两个小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2)引导学习:1元等于多少分?1分是1元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元?写成小数是多少元?5分是1元的百分之几??
(3)追问:、、,它们分别表示1元的几分之几?教师作小结。
2. 进步认识两位小数的意义。
出示例2中的第一幅米尺图。
(1)让学生思考: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份长1厘米,1厘米是1米的,也就是米,写成小数是( )米。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2)表达自己的想法。
(3)思考: 4厘米、9厘米写成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米?将答案写在书本第28页上。
(4)表达自己的想法,知道:,,。
。
(1)思考:以米作单位的两位小数都表示米的一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推想一下,有没有以米作单位的三位小数呢?
(2)自学书本第29页上半页(到小猫图为止),完成相应填空和问题。
(3)表达自己的想法。
。
(1)思考:比较上面每组的分数和小数,能发现什么?和同桌进行交流。
(2)表达自己的想法,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3)齐读结语,思考:这样地往下想,你还能想到什么?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预设15分钟)
“试一试”。
思考:这里都是把什么平均分?
“练一练”。
(2)组织交流。
(3)要求学生思考:4厘米、9厘米写成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米?将答案写在书本第28页上。
(4)组织交流,教师小结。
。
(1)提问:以米作单位的两位小数都表示米的一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推想一下,有没有以米作单位的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