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微型针刀治疗屈指肌腱鞘炎70例
戚红亮(广东惠州市中医院康复科 516001)
【摘要】目的:探讨微型针刀治疗屈指肌腱鞘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一次性微型针刀切割松解屈指肌腱鞘炎70例。结果:治愈58例,好转1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微型针刀治疗屈指肌腱鞘炎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屈指肌腱鞘炎微型针刀针刀松解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383-01
屈指肌腱鞘炎是临床常见病,笔者近年来采用微型针刀治疗该病7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70例患者全部来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针灸科门诊和骨科门诊转诊而来的患者,其中男22例,女48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2年;拇指患病47例,中指患病16例,其他手指7例。临床均表现为屈指时有疼痛及绞锁现象,被动屈伸时有弹响及疼痛。触诊时可在掌侧面掌骨头部有压痛及硬结等。
2 治疗方法
(1)定位:患者患手掌心向上,平放于治疗台上,在患指掌侧指横纹附近触及明显硬结或压痛点处,即为进针刀点,(一般定在掌指横纹上下1cm左右距离)用记号笔作好标记。
(2)操作:患者坐位,常规消毒铺巾、戴手套,取一次性微型针刀(中德合资马鞍山邦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40mm)一枚在定位点进针刀,刀口线与肌腱走行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呈90°角刺入,到达
病灶后,纵向排切硬结及增厚的腱鞘,可听到咔嚓声,若松解不彻底,可重复排切,有突破感时,则停止操作,针刀退至皮下,检查手指活动情况,如果活动自如,弹响消失,即为手术成功。否则重新定位操作。术毕消毒皮肤,创可贴覆盖针孔。一般1次即可,必要时可于3天后重复治疗一次。注意事项:一般不能横切和深切,更不能在掌指横纹上进针刀,术后勿用暴力屈伸手指,有封闭史更应谨慎,以防肌腱断裂。
3 治疗效果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疗效标准。治愈:患%指掌侧无疼痛,局部无压痛,手指自主屈伸活动正常,无弹响及绞锁现象,计58例。好转:局部肿痛较前减轻,患指活动时轻微疼痛,或有轻度弹响,但有绞锁现象,计12例。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
4 体会
从现代医学解剖来看,屈指肌腱鞘包绕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腱,此腱鞘由外层腱纤维鞘及内层滑液鞘组成。由于手指长期频繁活动或手掌用力过度,造成肌腱与腱鞘间长期挤压、摩擦,使腱鞘逐渐增厚、狭窄、纤维化而导致本病发生。早期腱鞘发生充血、水肿、渗出等无菌性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