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糖尿病足气性坏疽1例报道
杨俊梅(乌海市乌达区中心医院内3科内蒙古乌海 016040)
【关键词】糖尿病足气性坏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4-0329-01
患者,女性,65岁,“糖尿病”六年余,右足部反复溃烂半年,诊断为“糖尿病足”,就诊前1天出现右足部及小腿剧烈胀痛,右足底溃疡渗出血性液体,止痛药无效,故而入院,经过抗感染,对症治疗症状无改善,并出现寒战、发热、恶心、烦燥不安。查体:T:39℃,R;28次/分,BP:120/75mmHg, 意识清,右足皮肤呈紫褐色,×,伤口处有气泡逸出,挤压小腿时,伤口流出大量稀薄、恶臭的浆液性分泌物。右膝关节以下可扪及捻发音。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09/l,N:,Hb:82g/l; 尿常规: 尿酮体(一),尿糖(++),电解质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25mmol/l,肝肾功能正常。右踝关节X片示:右踝前缘皮下软组织内气肿。分泌物涂片镜检见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疑似产气荚膜杆菌,诊断:“气性坏疽”。经会诊立即行足背、小腿纵行切开引流术。术中见足背切口引流出血性恶臭液,大量气泡逸出,用双氧水冲洗引流,同时应用诺和锐控制血糖在6-7mmol/l,大剂量高效抗生素静滴,少量多次输血,补充电解质,止痛、镇痛等治疗,病情好转,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伤口渗出减少,1月后渐结痂。
讨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和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就诊时常有经久不愈的溃疡和坏疽,但合并气性坏疽者少见。气性坏疽是气性坏疽病菌(属厌氧菌)侵入伤口造成的严重感染,以组织坏死、水肿产气、全身中毒为特征,潜伏期短,一般8-48小时,好发于下肢,常由几种病菌混合感染,最多见的是产气荚膜杆菌,患者多有肌肉组织广泛损伤,创面污染严重,局部供血不
足,组织缺氧坏死。此菌的芽胞发芽繁殖,产生毒素和侵袭性酶,使细菌易于穿过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