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谷丙转氨酶活性与慢性肝炎进展程度相关分析
王立
广州第十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620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与慢性肝炎进展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了轻度、中度与重度慢性肝炎病人血清各100例,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LYMPUS AU-2700进行检测病人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数据利用SPSS130分析。结果:中度慢性肝炎病人中血清中血清谷丙转氨酶平均水平大于重度慢性肝炎病人大于轻度慢性肝炎病人,中度慢性肝炎与重度慢性肝炎血清谷丙转氨酶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19),其余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中度慢性肝炎组与慢性肝炎进展的弱相关关系(r=0215,p=0011)。结论: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与慢性肝炎进展无明确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谷丙转氨酶;慢性肝炎;相关
【中图分类号】R3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212-01
为了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能否反应慢性肝炎的进展程度,本文收集了轻度、中度与重度慢性肝炎病人血清各100例,利用SPSS130作统计学上的相关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2012年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清,其中男247例,女53例。
12仪器与试剂:D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相关试剂,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方法:病例诊断分型按1995年全国第五次寄生虫病与传染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诊断分型,使用Menghini一秒钟肝穿针,10%
中性缓冲甲醛固定,连续切片,分别做HE染色,嗜银染色和Masson染色,阅片后作诊断。其中轻度慢性肝炎100例,中度慢性肝炎100例,重度慢性肝炎100例。
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将当天的病人的血液标本离心后取上清液及时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的活性并记录数据,每份标本平行测定3次并取平均值。
14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130软件包计算血清ALT的均数,标准差,同时对均数进行组间的多重比较与相关分析。
2结果
各组血清ALT平均水平的比较:轻度慢性肝炎组1537&plusmn;1932U/L,中度慢性肝炎组为3418&plusmn;2129U/L,重度慢性肝炎3075&plusmn;4652U/L。利用LSD法对均数进行多重比较,轻度慢性肝炎组与中度、重度慢性肝炎组的P<001,有统计学差异;中度慢性肝炎组与重度慢性肝炎组P=019,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表1三组肝炎例数在不同血清ALT水平百分比[n(%)]
3讨论
慢性肝炎是我国常见慢性感染病之一,主要病变为肝细胞的炎症和纤维化[2],相当一部分患者经反复肝炎发展到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并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而死亡。目前,肝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是目前评价慢性肝炎病变程度的可靠方法,但众所周知,肝穿刺具有创伤性和一定的并发症,难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因此寻找非创伤性的指标来评价肝炎进展是极为迫切的。
ALT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酶,在人体内是促进丙氨酸和a-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之一[1],是反应肝损伤出现最早,最敏感的指标[2],ALT血清含量很少,绝大部分存在于肝细胞内,1%的肝细胞损害,血清ALT活性升高可达1倍以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