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贫血与多发性骨髓瘤化疗疗效临床分析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血液科 271000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贫血程度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对39例贫血程度不同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患者分别予以4疗程规范化疗,Ⅰ期、Ⅱ期患者与Ⅲ期患者化疗疗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VMP方案组化疗疗效好于VAD方案组(P< )。结论贫血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判断的指标。
多发性骨髓瘤(MM)为肿瘤性浆细胞在骨髓中多灶性恶性增殖所致的一种疾病,是恶性浆细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性骨髓瘤是中老年疾病,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39例新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别予以VMP方案及VAD方案化疗4疗程,比较患者贫血程度、不同化疗方案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临床资料
39例患者来自我院血液科2005年-2013年确诊的新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断依据张之南等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分析方法两组患者分别予以VMP方案、VAD方案组化疗4疗程,比较不同分期患者分别接受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初步判断贫血程度与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关系。
疗效判定标准采用2006年国际肿瘤工作组提出的骨髓瘤国际统一疗效标准(IMWG标准)。疗效判定分为完全缓解(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
统计学方法应用χ2 检验。
39例患者中Ⅰ期3例,Ⅱ期20例,Ⅲ期16例;予以4疗程规范化疗,完全缓解(CR)3例,其中Ⅰ期1例,Ⅱ期2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6例,患者化疗4疗程后总有效率(CR+VGPR+PR)%。Ⅰ期、Ⅱ期患者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Ⅰ期、Ⅱ期和Ⅲ期患者之家存在显著差异(
p<)。
39例MM患者按照化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AB两组患者分期无显著差异。A组(VMP方案化疗4疗程)22例:完全缓解(CR)3例,其中Ⅰ期1例,Ⅱ期2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4例,其中Ⅱ期2例,Ⅲ期2例;部分缓解(PR)11例,Ⅱ期7例,Ⅲ期4例;疾病稳定(SD)3例,Ⅱ期1例,Ⅲ期2例;疾病进展(PD)1例,为Ⅲ期。B组(VAD方案化疗4疗程)18例,完全缓解(CR)0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2例,其中Ⅰ期1例,Ⅱ期1例;部分缓解(PR)9例,Ⅰ期1例,Ⅱ6例,Ⅲ期3例;疾病稳定(SD)5例,其中Ⅱ期1例,Ⅲ期4例;疾病进展(PD)1例,为Ⅲ期。以上数据表明,相同分期患者接受VMP方案化疗后疗效好于VAD方案化疗组。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我国患者的发病年龄较欧美国家年轻,约为57岁。贫血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一中常见临床表现,造成贫血的原因只要为骨髓瘤细胞恶性增殖、浸润,正常造血组织受抑制;肾功能不全、反复感染、营养不良等因素也造成或加重贫血。贫血程度与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紧密相关,是新发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39例MM患者按照化疗方案分为两组,A组(VMP方案组),B组(VAD方案组),分别接受4疗程化疗。%,%,%,%。B组患者CR率为0%,%,